第98章 这是你刚完成的(2/2)
徐铭便也不再耽搁唐教授的时间,同对方和旁边的李由说了声便转身离开。
李由望向徐铭的背影,直到彻底从视野消失,才又扭过头同导师边走边说。
“导师。”
“徐师弟的物理天赋不错吧?”
“确实是个好苗子。”唐亚愚给出肯定回答。
李由则叹息道:“可惜数院和信院那边不会放人。”
然唐亚愚却给出不同看法。
“纵使再优秀的天才,所能支配的时间也有限,他同时攻读数学和信息双学位天赋已经很高,若再专门学习物理恐怕就难吃得消。”
“倒不如像现在这样当做点缀。”
“导师说的是。”李由听完后点头应声表示认可。
徐铭并不知道李师兄和唐教授对他的评价,从物院离开后没多久便重新回到数院。
并直奔理教楼办公室。
说起来郑以中和张鲁平的办公室,是在同一栋楼内。
不过层数不一样。
想到导师早就提及郑以中教授,并让他向其请教数论中的筛法。
结果过去这么些天,他才第一次前往办公室。
暂时不知道对方是何态度。
很快他来到办公室门前停下脚步,抬手刚敲响房门便听见里面传来声音。
“请进。”
徐铭推门迈步进去,视野中郑以中教授正坐在办公桌旁用笔演算什么,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人。
近前后他主动打起招呼问候。
“郑教授好。”
闻言郑以中停下手上动作,抬起视线看到是徐铭后脸上顿时浮现出惊喜。
连忙热情喊道:“是小徐来了啊,快坐。”
他最近几年一直没有带研究生,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对数学问题的课题研究上,直到看见徐铭作为新生,能全部答出他亲自出的屠神题。
这才生出想带研究生的念头。
结果却被张鲁平抢先,没能收下徐铭。
虽多少有些遗憾,但徐铭终究是数院的人,他自然也希望看到其能攀登的更高。
徐铭倒没啥拘谨的,应声在椅子上坐下后,直接表明自己来意。
“郑教授。”
“今天过来想向你请教,关于数论中的筛法问题。”
“这件事张主任早和我说过,看到你一直没来,我还以为你重新更改了选题。”郑以中脸上挂着笑容接过话茬当即开口补充上两句。
刚从张鲁平那里,得知徐铭的毕业论文方向,是对数论筛法的优化。
他第一反应是太过自信。
不认为以徐铭如今的阶段,就能在筛法领域做出有价值的成就。
毕竟越是深入研究,才越发清楚其中复杂程度。
稍有个不小心,便是白白浪费时间。
所以看到这些天徐铭始终没过来,他便猜测是知难而退更换了毕业论文选题。
而对此他是支持的。
但万万没想到,徐铭依旧在研究筛法。
徐铭听到这里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确实是他没有及时过来。
为此他边掏出写有筛法公式的草稿本,边针对郑以中的话进行解释。
“我想先找到推导过程中的问题,再搜集起来好集中向郑教授请教。”
说着便将草稿本主动递过去。
“原来是这样。”
郑以中点点头伸手接过,只是在垂眼查看之前,不忘多提了句。
“其实我认为数论中的筛法,并非你当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最佳方向。”
再把话讲完后,他这才打开草稿本认真查看。
作为数论筛法的长期研究者,还曾经和陈景润院士交流过权重筛法。
自然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徐铭这段时间的研究是否具有数学学术价值。
刚开始他神情还不是太在意,可随着时间流逝往下看下去之后,眉毛却不由自主的高高挑起,鼻翼微张眼中闪过惊喜兴奋神采。
口中更是重复念叨着。
“这是想尝试把筛法和解析数论中的工具融合,倒是很不错的思维。”
“太巧妙了。”
很快待回过神来后,他面色激动指着本子询问。
“这些是你最近这段时间完成的?”
“是的郑教授。”徐铭点点头大方回答。
而这句话却让郑以中难掩喜色,和刚才还要劝说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看来是我远远低估了你的数论水平,这么短时间内便能明确思路尝试融合,或许你有可能优化出一种更加精密用途范围广的新筛法。”
郑以中丝毫不吝啬自己称赞,万万没想到徐铭真在筛法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
尽管距离真正的新筛法诞生还早,却已然能够说明其中价值。
确实有资格尝试优化数论筛法。
紧接着他从旁边架子拿出笔和草稿纸,和徐铭现场交流推导起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