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让我给参赛小组上建模课【二合一】(1/2)
第99章 让我给参赛小组上建模课【二合一】
徐铭在郑以中教授办公室,待了近两个小时,这才起身离开前往食堂。
同郑以中教授在筛法问题上交流后,他对融合解析数论工具的思路更清晰,以至于走在路上脑海里面都还在解构相关筛法公式和步骤。
另外值得一提,数学学科经验也获得不少。
而接下来几天。
徐铭主要精力都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上,专注筛法优化的理论推导。
他对自己的方法很有信心,相信不用太久,便能完成相关证明初步进行实验。
时间进入五月份。
临近期中外加英语口语考试,讨论室甚至未名湖旁都能看到补习和练习口语的学生。
虽说口语考试并非必须参加,但对燕大的学生来说倒也不是啥难事,能多考一个证件肯定是好的。
……
“要不是被你们拉着,我都没打算考口试。”
203宿舍内。
早上大家边整理自己的东西边闲聊,其中以倪明杰的声音最为响亮。
今天是四级口语考试的日子,去食堂吃饭前要带上所需的东西。
倪明杰原本并无要报名口语考试的想法,毕竟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并不涉及英语行业,但架不住寝室另外三个人全选择了报名。
最终只得跟着一起。
不过到底是参加高考被燕大录取,自然不存在英语偏科这种问题。
虽说口语不太擅长,突击练一下便足以拿证。
相反期中考试,倒是变得不怎么紧张,甚至都没怎么补习必修课程。
主要他们马上都会成大二学长,纵使身处燕大疯人院也早已摸清熟悉,在适应其学习强度和节奏之后,数学必修课程不说能拿到很高的分。
起码挂科率大幅度下降。
平时每周的作业习题,都能按时完成交给助教。
“反正口语考试时间比较短,多一个证挺好。”朱志轩接过倪明杰的话茬笑着补充句。
蒋旭闻言则突然想到什么,看向徐铭颇感惊讶。
“我倒是没想到,徐铭的口语竟也这么好,水准完全能够播报英语听力考试了。”
是的。
前两天他们突击进行口语练习时,几人算是头回听徐铭使用英语对话交流。
那标准且没有口音的话语刚传进耳朵,当场便表情凝固在脸上怔住,若非亲眼目睹是从徐铭口中讲出,都怀疑哪藏了个国外英语大师。
伴随蒋旭又提起这件事打开话题,很快便引起朱志轩和倪明杰两人的兴趣。
纷纷扭过头来参与讨论。
“谁说不是呢,徐铭一开口都把我吓一跳。”
“以铭哥的口语水平,估计从初中就开始练了,真不知道还藏着多少优秀的地方。”朱志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中满是崇拜之色。
高考英语成绩好,在大家眼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连蒋旭这种数学保送生,英语都不算差。
可口语水平却完全不同。
毕竟高考对英语口语并无要求,加上时间用来学习其他学科提升分数都还不够,怎么可能会去时间练口语。
哪怕让英语老师看到,都要被训斥不行。
偏偏徐铭是个反例。
以那么高的高考总分拿到理科状元不说,英语口语竟也这么变态。
说明高中是会抽时间练车。
这让他们大家觉得,徐铭每天学习的时间,恐怕还要更长才对。
说十八个小时应该是稍微谦虚了下。
“我现在都怀疑,徐铭是不是每天晚上不用睡觉。”
“半夜从床上起来偷偷学习。”倪明杰嘴角上扬半开玩笑打趣了一句。
徐铭把大家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对此倒也没有保持沉默当闷葫芦。
他转过身玩味道:“每个人体质不同,强求不来。”
此话一出。
蒋旭等人瞬间陷入沉默。
心中暗自感慨,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为何这么大。
本来徐铭在数学和信息领域,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天赋和优秀。
大家也早就熟悉。
结果纵使这样,还能突然亮出让人吃惊的表现。
简直如同一座行走的宝库。
很快几人拿好东西,结束话题后朝楼下走去,担任着宿舍长的倪明杰,锁门前则不忘最后提醒句。
“准考证都带了没?”
得到众人肯定的回答后,这才果断落锁。
前几天准考证刚打印出来时,大家便互相查看,发现都不在同个考场。
因此学五食堂吃完饭后,直奔候考区等待。
核验完考试证件,观看考试示例视频,等到距离开考前15分钟各自进场。
而在这里徐铭也看到了熟人。
除数院高班同学外,便是陈璐和室友程欢。
徐铭知道陈璐也想参加口语考试,因此并不意外。
趁未进场前,不忘过去打起招呼。
“数院和信院的掌上明珠,也参加口语考试啊?”程欢注意到徐铭有些意外的率先幽默询问一句。
自从上个月学校发布喜报,又加上未名社区论坛大家的热烈讨论。
她们哪怕是经管的,也早知道徐铭的事。
刚入学一个多学期,发表数学sci论文后,又参与奥运核心场馆定位系统招标项目,且凭借无线通信顶刊一作论文帮燕大打败箐华团队。
这种天赋实属变态。
为此她们宿舍经过讨论后,便把徐铭称作是数学和信院手里的掌上明珠。
“陪舍友凑个热闹。”徐铭淡然一笑随口回答。
程欢闻声倒也没有多想,只是随口提醒了几句关于口语考试的注意事项。
“口语确实没太高难度,用词简单清晰避免复杂句式注意发音准确就行。”
“还有互动环节需要和搭档积极交流。”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旁边陈璐则接过话茬补充道。
“我们班上英语口语最好的就是程欢了,她小时候在国外长大的。”
“我会注意的。”徐铭礼貌性表示感谢。
很快考生正式进场后,徐铭注意到监考老师,竟刚好是之前教过他英语大二教师吕春梅。
还记得对方想让他负责奥运时的外语讲解人员。
不过考虑到眼下已算考试时间,他并未冒然打招呼仅点头用眼神示意。
口语考试包括自我介绍,和短文朗读,以及最后的搭档互动环节。
至于评分则主要从语调和发音,逻辑与内容再加上时间控制几个方面入手。
徐铭对这些自然毫不在意,毕竟从某方面来讲,以他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加口试就和走过场差不多,根本就不用费什么劲。
唯一意外的是,搭档居然刚好是程欢。
来到互动环节时,他首先开口根据题目主动提问。
程欢发现自己搭档是徐铭后,也颇感到碰巧,但注意力依旧在考试上。
其余并未想太多。
然而当徐铭的提问传进耳朵,整个人突然有种大脑宕机的感觉。
连在脑海刚准备好的单词句式,都一下子想不起来。
心里只浮现出一个问号。
“他的英语口语怎么会这么标准?”
作为从小在海外长大的人,她很早便重视口语,且回国上学后依旧进行练习。
毫不谦虚的讲,哪怕是系里的英语教师,在单词发音上都不如她精准。
可徐铭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实在令她吃惊。
主要徐铭在数学和编程算法领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被喊作徐神,按理说英语口语应该平时没有足够时间练习会稍差些才对。
正因如此她刚才还专门提醒几句。
未料到会是这种情况。
好在她的英语口语水平到底算过硬,短暂怔住数秒后及时回过神来。
忙接过徐铭的提问,用英语进行交流。
相比较下个月的英语四级考试,口试节奏比较快。
没过去多久,徐铭等人便结束从考场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