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万相山(1/2)
第74章 万相山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萧仙子,贫道失敬。”华易神色颇带敬意,恭手回礼。
“道友客气了,此行还要承蒙二位道友和青荷仙子相助。那无相魔神毕竟非同小可,我等此行必要小心为上。”萧千离见只差一人便齐了吼后,便准备开始为二人讲述一番。
但一听到这名号,华易便愣了下,“无相…魔神?”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萧千离见他这神色不由问道。
“数年前的漳阳县孽蛟作乱一事,二位道友应当都知晓吧?”华易神色带着古怪问道。
“这倒是有所耳闻,幸好有道兄乾元山高人出手,镇压了此蛟,否则只怕还要作乱人间呢。”宁决称赞了一句。
“当年,我乾元山卷入孽蛟之事里,便是因为我被一位自称来于云泽大山的寨神哄骗入局,而那寨神便自称无相!”
“无相寨神?”宁决脑袋一疼,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眼神顿时睁大了,“竟然是云泽山里的……我也觉得怎么有些耳熟?
是了,在孽蛟出世的前几个月,云泽大山有龙吟之声,引得各方修者入山。
我曾在灭杀一位鹰妖时,其有一帮手便名无相。手段诡异非凡,似妖似邪似鬼,若非有家师护身密法,我便要栽其手里了!”
“无相寨神?”萧千离皱着眉头,听二人一说她便有些熟悉之感。
可其魔化之后的记忆便会封存,故而倒是记不得自己曾和这无相交过手。
“你们说的无相妖灵应当是在云泽大山中。可我这法鉴上的追踪之处却落在了北方的青州之地,两者相差可有数千里之遥呢。”
“既然有贵山长辈赐下的宝物,那便以此宝为准吧。”华易斟酌道:“许是巧合罢了,我们还是先寻到这魔神要紧,万不可让其祸害人间!”
“我全凭萧道友做主。”宁决开口说道,几人里唯有他年岁最小,实力最弱,他虽年轻气盛却也不是鲁莽争强之辈。
“那我们再稍待青荷道友些时间,等她来了我们休整一番再行出发!”萧千离决定道。
毕竟,他们几人未渡元真,肉身仍属凡胎,不可能长时间飞天遁地赶路,多半还是要靠车马之力前去的。
等到了一日之后,小亭外来了一位女子,这女子身着香云绫纱,一袭天青色长裙,面若荷红,双目圆润看人一眼都叫其如沐春风一般,腰如弱柳扶风之态,一颦一笑皆非庸俗之姿。
此女脚踏一片碧绿荷叶,飞天而来,落在亭外,长裙摆动,衣袂纷扬,美若仙子一般不染凡尘。
她躬身歉意笑道:“贫道来迟了,让三位道友久候于此,当真是过意不去。
先容贫道告罪一声!”
萧千离站起身来,温婉一笑,“青道友不必客气,十余年前曾随家师拜访峨眉时见过一面,如今再遇,仙子风姿更甚了。
而且等了左右不过一日功夫,于我们修行之人而言不过片刻罢了。
既然人都齐了,我先为你们细说一番,这位无相魔神的习性。
山中长辈曾神游太虚时观探过此魔神,这是长辈记载的玉简详要,三位且先传阅一番吧。”
萧千离做事滴水不漏,说了一番后便将玉简传阅给了几人。
青荷仙子却疑惑道:“萧道友,神游太虚这可是元真之境都做不到的。
贵山前辈既然发现了这魔神,为何不当即就将其镇杀了?早除此等祸患,也免得有人因此而亡。”
“道友不知,神游太虚的前辈们已经不是凡尘中人,虽未登天界位列仙班,可已经不能再插手凡间之事。
天上的神君们可都盯着他们这些待在人间界的真仙,就等着有了借口把他们请上天界呢。”萧千离叹了声气,“又恰逢人间劫运,天地正浊,诸道封山,元真不出。
故而山中长辈才让我等行此事宜。”
“哦,原来是这般道理。”一旁的华易恍然大悟道:“我说师尊怎么不派其他两个元真境的师尊来,非要指了我过来。”
“这人间劫运,天地正浊,每隔数百年都要经历一次。这期间,人世之中积攒的死气、怨气、煞气等诸多浊气都到了极点,需要以杀止杀,新旧王朝更替,借王朝气运万象始新来扫除天地间诸多邪气。
而元真之境已非凡胎,在此期间若入人间,那便会沾染凡尘污秽之气,有损道途。”
“多谢仙子解惑,华易受教了。”
宁决读完了玉简,递传给了华易,思量了片刻才道:“玉简中说,无相魔神最善蛊惑人心,妖法神通都还是其次。
我等都是玄门洗涤道心多年的弟子,难不成也能被其蛊惑了心境?”
“呵呵,到底如何,我等见了便能知晓。”青荷仙子浅笑回道。
……
一只黑鸦掠过天穹,飞越山川大河,跨过尸横遍野的战场,干裂的大地,终于来到了骷髅山。
这黑鸦化到了山上,便化作一阵黑气消散,从中落下一只小木匣。
槐树枝头的玄鸦见了,便扑棱起翅膀,抓起木匣,带到了白骨洞中。
石台上,白无相伸出手掌,他接过木匣,轻轻叹息一声,将此物放置到了洞中石壁里的缝隙中。
此匣中所存,不是什么宝贝,只是那位画师的尸骨。
等到他日后修炼有成,还需亲自走一趟,将其送葬于故土。
这是白无相欠下他的因果,无关天道的因果,只关他心里的因果。
洞外秋意渐深,霜寒白露染黄了槐叶,白骨洞前枯枝落叶铺满了一地。
白狐窜动而过,跑出洞里来到了神庙外。
她熟练的翻墙越壁,跳到了一张桌下,悄悄蹲着。
没过多久,回廊外传来阵阵脚步声,她知道这是有八个身着白服的少年正在缓缓走来。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她不用看也知道是这些少年在寻位坐下。
随后一道细微的敲击声伴随着蹒跚的步子,她知道,是那位老先生来了。
杜老秀才杵着拐杖,慢悠悠的走到回廊下。
他拿起昨日讲到的前朝古史,清了下嗓子,也没有行什么师生礼的过程,直接道:“昨日我们讲了前朝正晋的兴,今日则要讲它的亡。
正晋为兴,后晋为亡。
说起六朝多少兴亡事,尽在书里探乾坤。……”
八个少年虽然双目失明,看不得,但他们能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辨形,他们认得字,感知得字的形迹,从而以听为基,以字为形,以心为源,构建出了一个他们心中的世界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