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万相山(2/2)
他们看不到世间任何东西,故而眼中无相。
但他们心里却在学习认知着天地万物,心生万相。
无相和万相在他们的身上,融合成一。
神庙的庭院中秋风乍起,吹动桌上的书页一页页翻动,一片枯黄的槐叶飘进了书页的夹层里。
杜老秀才低头着看到了某处书桌下偷偷蹲着的狐狸,他并未惊奇,因为他早发现这狐狸了。
他也不在乎这狐狸有没有灵性,多一个少一个听自己讲书的东西都无所谓。
像那庙祝,若来听自己讲课,他反倒觉得不自在了。
杜秀才眼里的庙祝,就是大祭司阿六。
阿六听了半年功夫便实在没了耐心听下去,索性不去听了。
他的心里可装不下那么多四书五经,六义九辩,他只想着走出神庙后,寨民们看到自己时的虔诚与恭敬。
阿六沉迷在这种感觉之中,日益渐深且不可自拔。
从最开始婚丧嫁娶的祈福,到如今他一句话便能让寨民为其而动,大小事务都要他这位大祭司过问才算合理合法的。
阿六看了眼回廊下的书堂,他穿上前几日让寨民赶工半月才做出来的新祭服,双手背在身后,从神庙侧门走了出去。
路上,遇到的寨民纷纷向他行礼躬身,阿六如同审阅着自己的领地一般,悠哉悠哉的漫步到了议事大屋里。
他心安理得的坐在了四张椅子的中间靠右那张。
听杜秀才说,坐礼尊卑在今朝以右为尊。
没过多久,传来了轻缓的步伐声。
却是比起过去消瘦了些的游均子,他看到阿六端坐的样子也不介意,只坐在了其身侧,笑着说道:“大祭司今日来的倒挺早。”
“毕竟是每月的大议事,自然要来的早些。”阿六神色从容的回道。
大屋里逐渐来了些老人,多是寨里德高望重的长辈。
游均子看了眼上首最左侧的空位,问道:“大哥,三妹怎么没来?”
“她昨夜得了风寒,倒是不想起身了。我便叫她别来了好生休息便是。”李义光解释道。
“既如此也罢,三妹本就不大喜欢这些杂务。”游均子点了下头。
一旁的大祭司阿六听着心中不由得意,他的余光撇了眼白发多过黑发的游均子,以及那腰背又驼了几分的李义光。
三位当家的都已经老了,岁月不饶人。黑石寨到如今已建了有十余年了,他们终将老去。
而自己,才刚刚三十岁,比他们年轻,更何况有无相大人庇护,自己完全能熬得过他们。
至于身下坐着的老人,他们一个个更是行将朽木,没几年活头的样子。
将来的黑石寨,只能是他大祭司的黑石寨!当然,是在无相大人不在的时候。
游均子笑着开口道:“既然三妹不来了,以后议事便让他侄子来了在一旁听着回去说给三妹听听解乏也是好的。
进来吧,大伍。”
一个皮肤略黑,眉眼颇为周正的青年快步走了进来,不卑不亢的拱手向着上首行礼道:“大伍见过二位当家的,见过大祭司,见过诸位族老。”
看到这孩子,阿六眼皮一跳,这是当年那个昏迷不醒被抬去神庙求无相大人出手救助的孩子。
数年过去了,有赵冷香和游均子的教导,当年老实巴交的少年也长成了即将弱冠的青年。
阿六忍不住看了眼游均子,这老家伙知道熬不过自己,就培养着更年轻的人来了。
只是……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能有什么用处?
在场众人都没有意见,阿六也没说什么,他只道:“二当家,该议事了。这事可关乎我们黑石寨的将来,马虎不得。”
游均子应了声,从椅上站起来,嘴角带着笑意,道:“从去岁以来,就不时有山下的百姓逃往黑石寨来。
只是寨子里人手不足,粮田缺少,我和几位当家的担心造成饥荒,便下令一律不允接受。
如今寨子里今秋收成不错,按往年来算应能有不少结余。
故而我想着问一问各位长辈的意见,是否开寨收民?”
此言一出,下面的老人们都神色凝重起来,有几人立马站起来反驳。
有的人则是同意,有的人则左右摇摆。
上首的阿六虽未读深书礼,但智慧也非从前可比,他只坐在一旁看着,记下哪些人反对,那些人同意。
杜秀才说,治家国如种树,剪去自己认为多余的,不好看的枝叶,保留下自己合眼的树枝,时日常久树便越来越往自己的心意长了。
阿六见众人讨论了一阵子,才咳嗽一声,站起身来道:“诸位,且听本祭司一言!”
他一说起祭司两字,下面的众人便纷纷止声。
“寨子既然有余粮,那便多招些青壮,开荒挖渠,植田扩地。
只有如此,才能给子孙后辈留下更多的粮田,让他们不再受我们曾经吃过的苦啊。”
游均子眉梢一挑,阿六的见识和智慧在他看来是长进不少的。治理寨子确实可以了,但阿六的野心和欲望却让游均子难以放心把寨子交到其手中。
李义光听到这里,便开口道:“我也赞成,寨子里还是人越多越好啊。
山下日子难过活,有能力行点善事还是积点阴德吧。”
大当家一开口,便没人敢反驳了。
虽然这位大当家一向不拿主意,可只要其下了决定的,便没人再有异议。
于是,骷髅山黑石寨由此走向了山下,开寨迎民。
游均子得了白无相指示,黑石寨不能再归入云泽山脉了,他便给黑石寨附近的大山重新起了个名字。
在山脚下,有一块崭新的界碑立起,刻有三字,即为:“万相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