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 章 下乡(2/2)
11月15日《日报》报导说,到10月,贵省下乡知青已达6000余人,鄂省有22万人(这一数字应是对回乡知青和下乡知青的合计),豫省有5万多人。各大中心城市,都是知青下乡的热点。这股热潮从內地迅速波及边远省区。除贵省外,滇、甘、蒙等省区,也都有数量不等的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到12月中旬,仅甘省兰市就有1800多名毕业生到农村安家落户。
1968年12月22日以后,仅四九城一市,每天就要开出运送知青的专车3列。大批知青分赴各地安家落户。1969年2月7日,10省(区)接收下乡知青110万人。远距离安置知青的活动加紧展开。途经辽北上的就有20万人之多。在当时一浪高过一浪的上山下乡热潮中,全国影响最大的有两个省。一是北方的辽省,一是南方的赣省。
到1969年5月初,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都超过“运动”前10年下乡知识青年的几倍、几十倍。全国在近半年时间,共有数百万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生,奔赴祖国內地和边疆的广大农村。如今,我国每一个农村公社,每一个农场、牧场、林场,都有了在那里安家落户的知识分子。这是歷史上破天荒的伟大创举。
就在这种背景下,四合院適龄青年一个都没跑了,全都下去了!閆埠贵家的老二閆解放,老三閆解旷。刘海中家老三刘光福,贾家的大宝贝贾梗(棒梗)都走了!
刘光福还求刘海中把工作让给他,让他接班,这样就不用下去了!刘海中全程一句话都没有,连搭理都不搭理刘光福。
刘海中现在可是清洁工,要是他真把工作给了刘光福选择退休,那他就是清洁工退休那退休工资可不是七级工退休工资,差距太大了,所以刘海中现在在厂里天天让人穿小鞋还在坚持,不就是因为这个!
为了刘光福他怎么可能放弃,哪怕刘光奇在这都不一定行!他家都是自私的人,刘光奇也不是什么好人,要不能因为刘海中打光天光福就走,刘海中对得起刘光奇!
刘光福最后没办法了,只能带著仇恨的目光看著刘海中,拿上行囊出发了。
閆家的哥俩就聪明,知道不可能。根本没求閆埠贵,直接接受安排也走了。
就是贾家,秦淮茹和贾张氏怎么可能捨得棒梗下乡,她俩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可太知道下面是什么样了!而且,她俩还是在四九城边上的,条件怎么也比偏远地区好得多。下去那就是受苦……。
秦淮茹还找到李怀德,求他想想办法,只要棒梗不下乡,以后让她干什么都行!李怀德嗤笑了一声,心里想著你可真看的起我,这事別说我了,比我牛的人多了去了,谁能阻止谁敢阻止?
直接告诉秦淮茹这事不可能,不要想那些没用的,没人敢!如果棒梗年龄够18还行,那还能让他替岗上班,年龄不够谁敢操作。再说,你秦淮茹多大脸,能让我为你冒这么大险,我是有病吗?
最后没办法,在秦淮茹和贾张氏的哭声中,棒梗走了。
秦淮茹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儘量多匯些钱票过去,让棒梗能过的好一点,剩下的只能期盼棒梗快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