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皇朝易改,世修降表(1/2)
天幕这次寂静了几天时间,仿佛要给眾人留下思考的机会。
“轰隆”天幕再次出现內容。
“皇朝易改,世修降表”
帝制时代的所有人直接炸锅,议论纷纷。
恆星闪耀时代
“世修降表?”
“这典故最早出自五代西蜀的宰相李昊”
“但是我感觉娃娃们说的不是他,毕竟他才降了两次”
……
这个时候的明朝洪武年间,当代衍圣公孔希学正在给洪武大帝和一眾大臣普及世修降表的故事。
“陛下,当年,五代时期的西蜀李昊写得一手好文章,却因在朝代兴替之际为自己国家起草降表,而被人骂没有骨气、卖国求荣。
他在西蜀当了50年官,经歷了两次亡国。
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后唐时,李昊积极写降表;后蜀后主孟昶降宋,也是他奋笔疾书降表。
西蜀国民义愤填膺,忍不住在他家的府邸大门上偷偷题写“世修降表李家”六个字,以讽刺他的这种行为。”
“不愧是衍圣公,学识很宽广。”有文臣讚美道。
“我儒家讲究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希学感觉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要有三纲五常,忠君之心”
天幕很贴心的將这段情景投放到了各个朝代,孔希学看了一眼天幕,跪下高呼:“陛下,您看,连天幕都在支持臣的说法。”
只是话都没说完,天空中又出现几个大字。
“铁骨錚錚劝人忠,世修降表衍圣公”
孔希学看著天幕中的几个大字,直接晕了过去。
洪武时代的武將则是哈哈大笑起来,直到洪武帝冷冽的眼神看了他们一眼。
“抬下去,丟人的玩意”洪武大帝道。
“二十五朝做贰臣,七十九代为家奴”
天幕中又一道字幕出现。
“衍圣”意为“延续圣人之道”,即传承孔子的思想与血脉。
北宋至和二年,宋仁宗封孔子第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此后这一封號被后世歷代王朝沿用。
接下来大量的天幕评论出现。
【有一句话说的实在是太经典了,圣人从来都是劝別人去死,他们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从来没选择过去死】
【所以现在人都相信,真正的孔家一脉,早在崖山就没了,后来的衍圣公,都是旁支】
【別说崖山了,早在当年衣冠南渡的时候就没了】
【在別的评论区跟人打嘴炮 只要人家一说世修降表,我直接没脾气,身为山东人真的感觉好丟人】
【正派是因为受到的诱惑不够充分,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铁骨錚錚衍圣公,世修降表教人忠,家中常备投降表,千秋万载永不倒】
【我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严於他人,宽以待己】
金人来了降金,元人来了降元。
李自成还没进入山东,孔府告示就贴了出来,尊称他为皇帝。
满人入关,又积极的跪地投降,马上举行剃头大会。
这些都无所谓了,毕竟是一家。
衍圣公孔令仪1903年迎约翰牛爱德华七世国王照片入孔府供奉。
1908年迎汉斯猫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进孔府供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