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曹操搭台孙策唱戏(1/2)
第232章 曹操搭台孙策唱戏
“子脩这是送完鸿起了?!”
河內。
曹操大军久攻修武郭援不下,本就心烦气闷,又逢曹昂追击刘升无功而返,不由得更加暴躁。
其语气夹枪带棒暗暗嘲讽,令整个帅帐如同风平浪静的湖面,底下却暗藏滔天的汹涌。
“我没有完成军令,请父亲责罚!”
曹昂没有著急解释,当即跪地请罪。
而曹操扯动厚髯,面目扭曲,双眼怒火欲喷,却长长嘆气一声,神色当即恢復自然,表情管理相当到位。
“说说怎么回事吧....
“我於南阳博望追击到鸿起,却遇埋伏.....
曹昂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不带个人情绪只阐述事实。
待曹操得知曹昂並非是故意空手而归后,不禁感慨刘升那小子运气是真好,三十骑从许都出发,竟还能顺利回到宛城?
隨后又问曹昂与南阳的看法。
曹昂这才说起与刘升的私人会面,言与袁绍决战在即,若此时与南阳交恶,无异於是竖立强敌,何不暗中继续联合?
若刘备刘升父子胸怀大志,绝对不会趁机偷袭许都与袁绍联合,而是会图谋荆州刘表。
曹操也以为然。
再问曹昂,若你追击到刘升,还是会放走他对吗?
曹昂直言不讳,一定会放走他!
“子修百里奔波辛苦了,下去歇息吧。”
曹操挥退曹昂。
隨后陷入深思。
曹昂的大局观与远见算是通过他的考验,特別还是眼下攻打修武不利的局面,真要与刘升为难那就是逼著刘备投向袁绍。
现在的曹操反倒希望刘备刘升野心勃勃,那么他们就会图谋荆州。
而不是损人不利己的偷袭许都,配合袁绍,
但万事没有绝对,以此判断刘备军的动向,显然不够严谨。
“子修颇具格局,然不够狡诈!”
这也是曹操一直以来对曹昂的评价。
他打算先挟詔昭告天下,下罪刘备与吕布勾结董承谋反,以反贼之名污之,再保持著明面交恶却不交战的默契。
以此先麻痹刘备,待视与袁绍对峙之情况,再决定是否攻打南阳。
论狡诈那还得是曹操。
然而很快。
曹操在河內与袁绍军的对峙,彻底进行不下去了,因为袁绍本人已经火速攻灭公孙瓚,从易京返回邮城。
孟德你敢趁我攻打公孙的时候偷袭我?
袁绍大怒,当真是被小弟踏鼻子上脸。
略感压力的他也是號令三军,通过挖地道,再截获公孙瓚向黑山张燕求援信,以正奇相合之谋略攻破易京。
逼得威名一时的公孙瓚自焚於城內。
而袁绍赶回鄴城后,也当即做出要南下支援河內的架势。
若曹操要在此刻发起决战,他也绝不避战,
“郭援必成一代名將!”
曹操望著久攻不下的修武城只能放下一句,我打不过他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郭援厉害的评价。
隨后灰溜溜带著大军返回许都。
不打了....
袁绍一旦率大军南下,曹操自觉抵挡不住,
更因为局势不明。
他不敢保证南阳刘备军是什么態度,也没有关中裴茂段煨攻打李催的捷报传来,南阳关中是何情况暂时不敢论断。
又闻江东孙策正在攻打庐江,若其攻下庐江,会不会顺势席捲九江?
太多的顾虑致使曹操不得不先行撤军,虽然他此战前也做出过决战的准备,但显然现在不是决战的良机。
谋士郭嘉和荀攸也劝曹操撤军。
现在我们与袁绍各占据半个河內,这是最好的局面,我们不能顺势攻下鄴城,就算取了整个河內也是无用。
本意是偷袭,现在袁绍都回邮城了,那就没必要和他在河內消耗。
待曹操率军返回许都城,率先传来一个好消息。
关中裴茂段煨攻破李催,並传首途中,这意味著关中再也没有可以號令诸將的人物。
曹操无力掌控关中,只要保持关中局面混乱,明面上服从朝廷,就达到战略目的。
他当即为裴茂段煨表功,封镇远將军领北地郡太守,又封裴茂阳吉平侯,再令司隶校尉丁冲与凉州牧金尚进军弘农华阴,维繫关中局面。
当然。
曹操私下令丁冲看好凉州牧金尚,只可用其名望,而不可教其拥有实权。
他不会忘记金尚和刘升的关係,那可是有过救命之恩且相交甚篤之情。
又不能出尔反尔直接把他擼掉,政令岂是儿戏?再说还真得利用金尚的威望稳定关中,於是只好严加防范。
顺便。
曹操挟天子下詔,正式宣布刘备吕布张绣皆参与董承谋反,一概视为反贼。
其领的前將军豫州牧,左將军温侯,扬武將军等等官职自然都不算数。
不过对於刘备军来说,曹操的詔书也不算数......该是什么职位就是什么职位....
然而很快。
袁绍就立刻上表朝廷,幽州刺史袁熙举荐幽州涿郡涿县人刘升为茂才,言其品行优良,忠孝无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