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61章 敌军又瞎又聋,但我军没聋(含上架感

第61章 敌军又瞎又聋,但我军没聋(含上架感(1/2)

目录
好书推荐: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人在吞噬,软饭硬吃成真神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61章 敌军又瞎又聋,但我军没聋(含上架感言)

1915年,1月16日。

视角拉回位于巴约勒镇东北偏北方向10公里左右的凯默尔山战场。

这个地方,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伊普尔-敦刻尔克战役的最大焦点。德军攻不下这里,就无法疏通铁路线,后续的进攻就都会乏力。

如果缺补给缺得久了,穿插部队彻底力竭,那就连已经到手的战果,也有可能重新吐出来。

而如果德军打下了这里,不但可以解除敌军对铁路的封锁,还能反过来利用155高地这个制高点,部署炮兵轰击波珀灵厄镇、乃至炮击伊普尔主城区的西半部。

所以敌我双方,都已经卯足了全力,一个拼死进攻,志在必得。一个誓死防守,绝不后退。

布国远征军第1军的主力,已经被拉到了凯默尔山方向,死战不退。澳新军团的一部分士兵,也被拉到了这里,源源不断用人命往上填。

布军甚至在这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尝试了坑道防御作业,在山坡上挖出一些坑道,用以藏兵躲避进攻方的炮击——

在地球的历史上,因为伊普尔战役一直打了四年,所以这些地区后来也都成了坑道作业的重灾区。布军在这里挖了整整四年地道,要论其最终防御严密程度,跟硫磺岛相比也不遑多让了。

但幸好现在才是战争爆发的最初几个月,布军虽然也开始挖坑道了,但终究还来不及挖太多,一切还有机会破解。

……

这天清晨,鲁路修就带着他的一部分属下,来到了凯默尔山前线。

他是前一天晚上,连夜乘坐军中仅有的几辆汽车,从西北前线赶回来的。

跟他一起来的,主要有隆美尔、莫德尔和克洛泽等立了功的军官下属。

这些人,都在之前攻击卡塞勒、阿尔内克、沃尔穆等三座小镇的作战中,立了一些军功。

尤其是鲁路修本人,因为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又临时升任了代理营长,所以对一线作战的事情管得比较少了。

在这波以第3突击营为尖刀的狂飙突进中,很多战术细节层面的随机应变指挥,都是该营教导连连长、隆美尔上尉的杰作。

他帮鲁鲁修分摊了大量的战术指挥压力,对于鲁路修发明的各种战法的灵活应用,也非常精妙,甚至有青出于蓝的理解。所以他也立了不少功劳,而其他几人的情况也都类似。

今天一早,在前线指挥部,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便亲自莅临视察,并且给鲁路修、隆美尔等人晋升、授勋。

之前几次,鲁路修等人晋升时,都还是师长卡尔少将主持的仪式,因为上尉及以下,都在师长的处理权限范围内。

这次要升少校,已经超过了师长的职责,只能由集团军司令来。

“鉴于鲁路修.亨特上尉在巴约勒、斯滕福德、阿尔内克……等地的作战中,作出的持续卓越表现,现晋升你为陆军少校,正式担任第6集团军第3突击营营长。并再次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一枚。”

之前一周里,他只是临时担任代理营长,现在升了少校,才能把代理两个字名正言顺拿掉。

1914年10月25日穿越过来,当天就从下士晋升军士长,10月28升中尉,11月份升的上尉,现在是1915年1月16日,终于到少校了。

2个月零22天,也算是做到穿越之初那句“穿越3小时到军士长、3天到尉、3月到校”的神调侃。

还提前8天实现了。

随后,公爵又亲口宣布了隆美尔的晋升。再往下那些低级军官,理论上师长也可以宣布。但公爵来都来了,也跟着一起读了。

“……晋升埃尔文.隆美尔上尉为陆军少校,担任第6集团军第3突击营副营长,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一枚。”

“……晋升奥托.瓦尔特.莫德尔为陆军上尉,担任第6集团军第3突击营b连连长,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一枚。”

“……晋升施魏因施泰格为陆军中尉……克洛泽为陆军中尉……”

全部宣布完之后,公爵就宣布自行解散,让大家都放松一下,而他单独留下了鲁路修,显然是有些战术问题要跟他单独确认。

“你从dwm亚琛兵工厂订购的第二批仪器,前天就到了,但是一直没等到你想要的天气,你要不要先去看一下?

那些仪器的用法,倒是跟第2突击营的伦德施泰特少校交代过了,到时候由他的营担任攻山时的火力观测任务。你如果还有细节要交代补充,也趁现在先跟他沟通一下。”

“是!司令!”鲁路修敬礼接受了命令。

然后,他就被带到了前线指挥部附近的一座秘密仓库,公爵亲自让人掀开几块罩布,露出了下面的设备。

鲁路修只是看了一眼,就认出这正是自己找dwm公司定制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样子跟历史书上的同款稍有差别。

这是几台最原始的炮兵声测仪。

从原理上来说,就是两个类似于雷达罩/卫星锅形状的声音接收板,通过一些简易的聚音放大结构,让某个大致方向上的远方微弱声音、被放大好多倍,然后被听音员听到。(见上图)

仪器上的两个收音罩朝着哪个方向,那个方向上的声音就特别明显、能被放大。

这东西纯机械就可以造出来,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电子信号放大技术,地球历史上也确实是在一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鲁路修并不懂具体要怎么造,但他知道如何提需求,加上技术难度也不大,dwm公司的工程师自己琢磨琢磨就弄出来了。

至于鲁路修为什么会想到在凯默尔山战役期间、提前把这东西弄出来。那就跟前些日子,第6集团军其他部队攻山失利的一些细节有关了。

鲁路修也是在听了公爵当时的抱怨之后,才见招拆招想到的解法。

鲁路修简单验看、测试了机器,确认可以用,这才放心:“没问题,让伦德施泰特少校按使用说明书动手就行了。”

……

与此同时,凯默尔山最前沿阵地。

伦德施泰特的第2突击营,正分散在堑壕的防炮洞内,等待进攻的时机。

此时此刻,雪还不够大,只有零星的小雪。

山顶的敌军炮兵观测哨的视野还没被遮蔽。

双方航空队的侦察机,也还可以勉强起降、飞行。

伦德施泰特喝了一大口凉水润润喉,听到头顶有细微的嗡嗡引擎声。

他就知道又是殷麦曼少校带着德军侦察机队,在一边侦查、一边追杀法军和布军的侦察机了。

伦德施泰特少校很清楚,正是空中那群骑士的奋战,让敌人的炮兵观察机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让敌人架设在山顶的重炮群打击效率下降了几成,他内心对空中的友军,还是非常感激的。

但很可惜,就算航空队能压制住敌人的侦察机,也无法压制住敌人的地面炮兵观测哨。所以布军居高临下的重炮群,最多只是折损几成作战效率,却无法被完全废掉。

20几天前,航空队的殷麦曼上尉从后方弄来了足够的机载轻机枪,听说也是鲁路修帮他弄的。还找机械师帮他把机枪安装到鸽式侦察机上。

随后,殷麦曼上尉就抽了几天时间,草草训练了一下手下最心腹的飞行员,教他们如何一边开飞机、一边操纵可以旋转方向的轻机枪、朝着侧方或是侧前方开火(射击协调器还没造出来,暂时不能对着正前方开火)

训练完后,大约一月初,这第一批飞行员就知道如何实战了,最终,他们也在1月8日那天,打响了这个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空战。

当然,因为是第一场,所以敌人根本不存在有组织的抵抗。

法军和布军飞行员只有自行零星携带手枪或是别的武器上天,比如喷子,并没有统一制式装备。

毕竟之前都不存在正式的、大规模的空战,偶尔有争斗,也都是飞行员的个人行为。

这一次,德军一整个飞行队,16架鸽式侦察机,全部装备了固定支架的气冷式轻机枪,每架飞机还携带了大约1200发子弹的弹链,火力自然是碾压的。

1月8日当天,布、法两军在伊普尔-里尔附近空域,整整有14架侦察机被单方面屠杀击落。

在第一波被打懵逼后,布、法军的航空队才消停了一下,连续两天没敢出动,应该是在紧急想办法找适合飞机携带的枪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民国:王牌飞行员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史上最强驸马爷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青简史记 帝国大闲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