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兵不血刃(1/2)
第79章 兵不血刃
美军种族主义也正常,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移民美国的浪潮,美国的非拉美拉丁裔之外,白人比例在一九四五年到达了史无前例的百分之九十,黑人还不到百分之十。
不过科曼知道这个比例明年就会下降,往后每一年的局势都会更加严峻。
这样的美国,这样的美军,黑人士兵都不可能出现在作战序列当中,种族主义是一点不奇怪的。
“反正盟军司令部就是这么说的,我们也不需要多动脑筋,等着战争结束就行了。”阿克塞尔将军倒并不关心种族主义对自己部队的影响。
到了一九四五年,关于白人定义的问题已经到了全新版本,欧洲裔差不多都算白人了,只有一小部分南方州对爱尔兰、意大利仍然残留一些敌视。
至于法国虽然也是拉丁文化国家,但从来没有脱离白人的定义,种族主义也是看菜下碟的,像是意大利、爱尔兰这样的国家的移民,受到歧视的一部分原因,是这两个国家从来都很弱,没有比美国强的时候。
美国在白人定义上犯的错误,丝毫不比苏联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上的错误小。
把拉丁裔直接刨除白人统计之外,在几十年后拉丁裔反超黑人成为美国第二大群体,人数超过美国人口的五分之一,美国天下第一的时候不是问题,一旦失去霸权的话?
要知道苏联时期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的关系,亲密程度远远要超过白人和拉丁裔,美国的潜在分裂程度,丝毫不比苏联小。
法国作为美国独立的最大推手,刚开始就不在受歧视的群体当中,不然杜邦家族就算是再能令人坐土飞机,也发展不到这么强大的地步。
虽然第一集团军受到影响,但南方集群仍然可以顺利组建,渡过莱茵河之后就可以实行人才掠夺计划。
阿克塞尔将军也很长时间没见到科曼了,第一装甲师是第一批离开叙利亚的部队。
长时间不见阿克塞尔将军对科曼十分热情,“你们青年师这一次踏入战场一定要小心,都是一些半大的孩子,保证自己的安全最重要。对了,这几天在做什么。”
“出了萨尔,我们部队仍然在收拢战争遗孤,不管怎么说,孩子是无辜的。”科曼的回答堪称是理直气壮,把十字军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青年师立志于抚平战争对孩子的创伤,着手在进军的同时,让可怜的孩子们得到妥善安置。”
科曼在第一装甲师指挥部做客的同时,青年师携带的德国战争遗孤,正在被集中起来再莱茵河左岸的河滩上洗漱。
这个位置肯定会被格尔斯海姆的德国守军看见,出了萨尔的青年师只带了几百个男孩,一路行来尽善尽美已经有了一千,相信这些孩子从小就知道战争的残酷。
几个小时之后,科曼返回了青年师驻地,他才知道去劝降的弗里德里希·容克已经回来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卡尔·伦岑这个战时负责格尔斯海姆防御的市长,显然也不相信德国会碰到第二个彼得二世。
回来的时候,从格尔斯海姆返回的弗里德里希·容克,已经和杜瓦尔将军说完了,避免清算移交防务的事情。
“那么明天,青年师首先渡河,每个人带着一个孩子进入格尔斯海姆。”科曼得知了可以兵不血刃渡过莱茵河的好消息,心中也高兴无比。
“为什么要这样?”听到了翻译的转述,弗里德里希·容克的笑容渐渐消失,一字一顿的反问道,“用孩子做盾牌,这是非常可耻的。”
“从苏联红军攻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消息,被全世界知道,全体德国人已经无法用可耻形容其他人了。”
虽然弗里德里希·容克可能不爱听,但秉承着一贯的诚实,科曼还是真诚的做出了解答,从现在开始德国人将会被踩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如果在渡河的时候,德国守军真的做到不抵抗,孩子们自然是不会出问题。青年师会对这些孤儿进行妥善照顾。但要是进行欺骗,毕竟我的战友们生命也十分可贵,现在还不能完全相信不抵抗的承诺。”
不管弗里德里希·容克心里是否接受,青年师都会这么做,德国人在对犹太人实行最终解决方案的时候,可没有对孩子手下留情。
对待东欧国家的态度,和英法对待殖民地的态度也没有什么区别。
此时此刻,又有什么资格反对青年师的行为呢?
法国一般只会在殖民地这么做,是德国首先在欧洲这么做的,轮到自己身上就受不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