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内部挖潜(求月票推荐票追读!)(2/2)
高振海抬头看到陈秉文和程龙,连忙道:“文哥,程先生!你们来了。”
他指着生产线,有些焦虑的说道:“文哥,产能卡在日产三万二千瓶左右,死活上不去了!
我们检查了设备,参数都正常,萨克米的工程师也说机器没问题。
但就是提不上速!”
钟强在一旁补充道:“老板,瓶颈不在主灌装线。
问题出在配套环节!
首先是玻璃瓶回收清洗消毒环节!
现在每天回收的空瓶量巨大,清洗、消毒、烘干、质检,整个流程下来需要四个小时!
导致空瓶供应跟不上灌装速度!
其次是原料预处理!
尤其是芒果处理,去皮、去核、取肉,全是手工操作,效率太低!
现在每天处理三万多瓶杨枝甘露所需的芒果肉,需要二十个熟练工从早忙到晚,还经常跟不上灌装线的节奏!”
高振海接着说道:“还有,西米煮熟、冷却也需要时间。
椰浆加热、水熬制虽然是大锅,但周转也需要时间。
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卡住,整条线就得减速!”
陈秉文听着汇报,眉头微蹙。
设备没问题,但配套的原料预处理、空瓶回收清洗、辅料制备等环节成了瓶颈。
这是典型的木桶效应。
萨克米的生产线是块长板,但其他环节是短板,限制了整体产能。
他走到观察窗前,看着车间里忙碌的景象。
清洗消毒区,堆积如山的回收玻璃瓶正被工人一筐筐送入清洗机,但清洗机的吞吐量明显有限。
芒果处理区,二十多名女工坐在操作台前,动作麻利却机械地重复着去皮、去核、挖肉的动作,身边堆满了芒果皮和果核。
旁边,煮好的西米需要自然冷却,刚熬好的椰浆需要降温才能灌装……
每一个环节都在消耗时间,都在拖慢整体的节奏。
程龙也好奇地四处张望,看到女工们处理芒果的辛苦,忍不住说道:“哇,原来一瓶杨枝甘露背后要这么多功夫!这些阿姐好辛苦!”
陈秉文心中快速盘算。
瓶颈找到了,解决方案必须立刻跟上。
他转身对高振海和钟强下令:“阿海,强哥,立刻分头行动!
第一,空瓶回收清洗环节!
立刻联系设备供应商,加购两台大型超声波清洗机和配套的烘干、消毒设备!
钱不是问题,我要清洗能力翻倍!
同时,优化清洗流程,增加质检工位,确保清洗消毒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周转时间!
第二,原料预处理!
芒果处理是重中之重!
立刻招募并培训三十名临时工,专门负责芒果预处理!
实行两班倒,人停机不停!
另外,联系港岛的食品机械厂,看有没有芒果自动去皮去核设备!
哪怕效率不高,只要能减轻部分人工压力,也要上!
第三,辅料制备!
西米、椰浆、水等辅料的煮制和冷却,必须提前规划,错峰进行!
增加煮锅和冷却槽数量!
确保灌装线需要时,辅料随时到位!
第四,瓶颈环节的工人,全部加发绩效奖金!
告诉他们,产能每提升10%,奖金增加10%!
我要看到他们的积极性!”
“明白!文哥!我们马上去办!”两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去落实。
陈秉文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好奇地打量着生产线的程龙,心中暗道:产能瓶颈必须尽快突破。
新加坡的订单、本地的需求、未来的扩张,都等着这瓶水。
他走到程龙身边,拿起一瓶刚刚下线的冰镇杨枝甘露,拧开瓶盖,递给他:“阿龙,尝尝,这就是我们瓶装线的产品。”
程龙接过瓶子,看着金黄的液体里沉浮的芒果粒和西柚粒,在灯光下晶莹剔透。
他仰头喝了一大口,冰凉、香甜、带着浓郁的芒果香和淡淡的椰香,西米q弹,西柚粒在口中爆开微酸,瞬间驱散了车间的闷热。
“哇!正啊!”程龙眼睛一亮,由衷赞叹,“比我在店里喝的还要冰爽!味道一点没差!陈老板,你们这生产线太厉害了!”
陈秉文笑了笑,目光扫过忙碌的生产线:“厉害是厉害,但现在还不够快。
我们要让更多人,更快地喝到这瓶水。”
程龙看着陈秉文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用力点点头:“陈老板,您放心!
等我出院了,广告我一定拍好!
让全港岛,不,让全世界都知道陈记水有多正!”
今天的日万结束,谢谢大佬们支持!另外:手里还有月票的大佬,也支持下月票推荐票吧!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