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难关难过(求月票推荐票追读!)(1/2)
第63章 难关难过(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产能每提升10%,奖金增加10%。”
陈秉文的话,很快传达到工人们耳中。
“听到了吗?只要产能提升,奖金就能增加。”
“拼了!为了奖金,拼了!”
工人们脸上疲惫的神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是熊熊燃烧的斗志!
在1978年的港岛,陈记食品厂的待遇本就令人艳羡。
最普通的岗位,比如清洗区的上料工、辅料区的搬运工,月薪稳稳地一千港币!
这已经远超外面工厂普遍七八百的水平。
技术骨干如班组长、质检员,月薪一千二到一千五!
像钟强这样的技术领班,更是高达一千五百元!
而且,陈记从不拖欠工资,逢年过节还有利是、加餐,工作环境干净整洁,管理也相对人性化。
这份工作,本就是深水埗、观塘多少街坊眼红的“好工”!
现在,陈秉文竟然宣布,在基础工资之外,还有绩效奖金!而且是随着产能提升,奖金比例还能往上飙!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阿萍!听到没!奖金啊!”芒果处理区,一个叫阿英的女工高兴地抓住旁边工友阿萍的胳膊,“我们多干点,产能就能上去,奖金就可以多拿!
我算算.要是产能提升20%,我们一天就能多赚.多赚两元啊!”
阿萍用力点头,手上削芒果皮的动作瞬间快了一倍:“听到了!听到了!
我儿子校服穿坏了,一套要几十元,这下有着落了!”
小组长阿珍更是扯着嗓子喊:“姐妹们!都打起精神来!动作麻利点!
削皮去核要快!果肉挖干净!
陈老板说了,多劳多得!咱们多处理一个芒果,就能快一分,奖金就多一分!”
“为了奖金!”
女工们齐声应和,加快手下动作。
在奖金的刺激下,不管是清洗区,还是芒果处理区,或是辅料区,工人们全都像上紧了发条!
整个车间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高效和紧迫感。
送走程龙后重新回到车间的陈秉文,看到这一幕眉头却微微蹙起。
他看到的,不是整体效率的显著跃升,而是一种在压力下被迫加速的局部繁荣。
清洗区的瓶子虽然流转快了,但清洗消毒烘干的速度受限于设备本身,瓶颈依然存在,处理好的空瓶供应速度提升有限。
辅料区的西米、椰浆提前准备量增加了,但冷却环节需要时间,无法无限压缩。
最明显的是芒果处理区。
女工们额头冒汗,手指翻飞。,削皮、去核、挖肉的动作快得让人眼缭乱。
但问题就在这里。
她们再快,也快不过机器。
她们是人,会累,动作有极限。
而且,芒果的大小、形状、成熟度不一,处理起来难度不同,速度不可能完全一致。
更关键的是,削芒果这个环节,是整个瓶装水生产链条中,最前端、最依赖人工、且耗时最长的环节之一!
陈秉文的目光落在芒果处理区旁边堆积如山的芒果筐上,又看向处理好的芒果肉被迅速送往下游的节奏。
再对比灌装线的运转速度。
“瓶颈.依然在削芒果这里。”陈秉文低声自语。
奖金刺激能激发工人的潜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爆发出远超平时的效率。
但这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人的体力有极限,长时间高强度重复劳动,不仅效率会下降,更容易出错,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而且,这种靠意志力硬撑的速度提升,对整个工业化生产线来说,提升幅度微乎其微。
“三万二看来已经是目前人力极限下的天板了。”
陈秉文心中了然。
高振海汇报的日产三万二千瓶,恐怕就是在这种全员“拼命”状态下,各个瓶颈环节互相拉扯后达到的平衡点。
想要再往上突破,靠压榨人力是行不通的。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靠人海战术和加班加点,只能短期解决临时问题,却不是工业化的出路。
效率的提升,必须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设备的升级!
虽然市面上没有成熟削芒果的机器。
但这不代表不能有!
既然买不到,那就定制!
港岛作为亚洲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高精尖仪器设备做不了,小型加工设备应该问题不大。
尤其是长沙湾、土瓜湾一带有 20余家小型不锈钢机修厂。
他们或许没有现成的芒果处理机,但他们有能力根据需求,设计和制造出专用的设备!
哪怕初期投入大一些,效率提升慢一些,也必须迈出这一步!”
陈秉文在心里拿定主意。
另一边。
高振海按照陈秉文的安排,带着两个下属直奔劳工处和几处工人聚集的茶餐厅招工点。
他本以为凭借陈记基础工资远超行业平均优厚的待遇,加上诱人的产能提升奖金,招几十个临时工处理芒果是轻而易举的事。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劳工处里人头攒动,喧嚣鼎沸,比最热闹的市集还要拥挤十倍。
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招工告示,红的、绿的、黄的。
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潮州话、客家话,嗡嗡作响,吵得人脑仁发胀。
“急招熟练车衣女工!月薪一千百元!包食宿!”
“观塘电子厂急聘插件工!生熟手均可!日薪三十元!加班另算!”
“九龙湾玩具厂招包装工!手脚麻利!月薪一千元!即日上班!”
“建筑工地招杂工!日薪三十五元!有力气就行!”
招工摊位前挤满了人,每个摊位后面都坐着几个工厂代表,扯着嗓子吆喝,挥舞着手中的招工简章,恨不得把路过的每个人都拉过来。
穿着工装的招工人员,看到稍有犹豫或者东张西望的,立刻热情地招呼:“靓仔(女仔)!找工作吗?
过来看看!我们厂待遇好!”
看到这个工资水平,高振海心已经凉了。
上周他才过来招过工人,当时的工资标准,陈记还非常有优势。
刚过了一星期,就涨了10%,明显是工人不好请才造成这种情况。
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要先试一试才行。
高振海安排下属刚把写着“陈记食品厂急招芒果处理工多名,月薪一千元起.”的工牌挂起来,还没来得及坐下。
旁边一个穿着衬衫、头发梳得油亮的男人就凑了过来,斜眼瞥了瞥陈记的牌子,嗤笑一声:
“哟,陈记?招削芒果的?一千块?”
他指了指自己摊位前围着的一大群人,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是观塘‘永兴电子厂’的,招插件工,日薪三十二元!
加班费另算!月薪轻松过一千!还包一顿饭!
姑娘,有没有兴趣啊?”
他直接对着旁边一个正看陈记牌子的年轻女孩喊话。
那女孩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陈记的牌子,又看了看电子厂那边更热闹的人群和更高的日薪,最终还是跟着电子厂的人走了。
“老板,你们招削芒果的?具体做什么啊?”这时,一个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中年男人挤过来问。
“就是给芒果削皮、去核、挖果肉,”高振海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工作环境干净,在食品厂车间,月薪一千元起,做得好有奖金,产能提升奖金另算!”
“削芒果?”男人撇撇嘴,“哦,就是削水果啊?一千块是不是低了点?
隔壁塑胶厂招注塑工,月薪一千一,还说有季度奖。
削水果,听起来挺闷的,手都削软了。”
他摇摇头,转身走向旁边一个招五金冲压工的摊位,那边开价一千一百五十元。
高振海刚想开口挽留,另一个穿着背心、手臂肌肉虬结的壮汉凑过来:“老板,削芒果?
要不要力气大的?我力气大,干建筑工地都行!你们厂有没有工地活?或者搬运工?削水果好像不太适合我。”
“我们主要是手工活,需要细心和手巧。”高振海解释道。
“哦,那算了。”壮汉摆摆手,径直走向不远处一个建筑公司的摊位,那边正喊着“工地杂工,日薪三十五元!包午餐!”
“海哥,这样不行啊,”一个下属擦着汗抱怨,“现在是工人挑工作,不是工作挑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