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63章 难关难过(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63章 难关难过(求月票推荐票追读!)(2/2)

目录
好书推荐: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人在吞噬,软饭硬吃成真神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中东暴君 吞噬星空之焱族真神

你看这大厅,哪个厂不是在抢人?

削芒果这种活,又累又枯燥,工钱又没明显优势,谁愿意干啊?

招到的几个,都是年纪大点或者实在找不到其他工作的,手脚肯定没那些熟练的女工快。”

高振海环顾四周,确实如此。

整个劳工处就像一个巨大的劳动力拍卖场,各个工厂的代表如同竞标者,不断加码,争抢着有限的工人资源。

制衣厂、电子厂、玩具厂、塑胶厂、五金厂各种招工牌琳琅满目,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诱人。

工人们穿梭其间,精挑细选,讨价还价。

陈记“月薪一千元”的待遇,在港岛制造业井喷、小型工厂遍地开、用工荒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显得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缺乏竞争力。

而“削芒果”这个岗位本身,在众多听起来更有“技术含量”或更“轻松”的工作面前,更是毫无吸引力。

高振海连跑几个点,情况大同小异。

工人们的选择多了,眼光也高了。

更让他头疼的是,不少年轻力壮的工人,宁愿去建筑地盘或者新开的玩具厂、电子厂,也不愿做这种看似“没技术含量”的水果处理。

他甚至还遇到几个刚从宝安那边游水过来的农民,虽然肯吃苦,但手脚粗壮,效率远低于那些阿姐,而且培训也需要时间。

高振海看着招工登记表上寥寥几个名字,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心情沉重地回到观塘厂,向陈秉文汇报了这个坏消息。

“文哥,招不到人,招到的也顶不上用。

现在外面工厂抢人抢疯了,市面上的女工都被制衣厂、纺织厂、电子厂抢光了。

工价也涨了,待遇也提升了,我们给的待遇优势不明显了。

而且削芒果这活,确实又累又枯燥,年轻人不愿意干。

再要提高工资的话,那成本就太高了”

高振海有些沮丧的说着。

陈秉文听完汇报,沉默了片刻。

车间里那些埋头削芒果的女工,她们的动作已经很快了,但面对源源不断的芒果山,依然显得杯水车薪。

人力瓶颈,在制造业繁荣的香江,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尤其是在这种高度依赖手工、重复性强的环节。

原本想着钱,多请些人,靠人海战术短时间提升产能。

没想到,这条最容易走的路就这么被堵了。

“既然人招不到,也留不住,效率也有上限,那就用机器!”

陈秉文决定道,“阿海,你立刻去查,市面上有没有成熟的芒果去皮去核设备!欧美、日本都行,只要能解决问题,价钱不是问题!

如果没有,去长沙湾、土瓜湾一带的机修厂问问,看能不能定做。”

高振海听完陈秉文的话,精神一振。

既然人招不到,那就找机器!

这思路更符合陈秉文一贯的作风。

用技术和效率解决问题。

他立刻应道:“明白,文哥!我马上去办!”

接下来的几天,高振海带着人几乎跑遍了港岛所有知名的机械设备代理商和进口商行。

他拿着芒果样品,详细描述需求。

能自动削皮、去核、取肉,效率要高,稳定性要好。

然而,得到的反馈却如一盆盆冷水浇下。

“芒果?自动处理?”一位德国设备代理商翻看着高振海带来的芒果,眉头紧锁,“不是我们不帮忙。

芒果形状不规则,大小差异大,果核位置不固定,果肉又软,自动化处理难度太高了。

我们代理的欧洲设备,主要是针对苹果、橙子这类标准化水果的。

芒果太冷门了,市面上根本没有成熟的商用设备。”

另一家日本机械商社的经理则更加直接:“高先生,这种设备需要专门研发。

我们公司有类似的技术储备,但针对芒果的没有。

研发周期至少一年半,投入巨大,而且效果不敢保证。

贵公司能等吗?能承担这个风险吗?”

连跑了几天,答案大同小异。

欧美日的大厂要么没有现成设备,要么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

高振海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又跑了几家声称能做“非标定制”的本地机械厂。

这些厂子规模不大,但老板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敢接硬骨头活。

在长沙湾一家名为“精工机械”的小厂里,老板黄师傅拿着芒果端详了半天,又和高振海带来的技术员讨论了许久,最后摇摇头:“高生,原理上,用机械臂配合特制刀具和传送带,加上简单的视觉定位,可以做。

但问题是,芒果太娇气了!

力道大了,果肉破损;

力道小了,皮削不干净。

果核位置深浅不一,很难精准定位。

而且不同芒果成熟度不同,软硬不一,机器参数很难调。

做出来,效率可能还不如熟练工快,故障率还高。

关键是,这东西没图纸,从头设计、试制、调试,没两个月下不来,成本也不低。

你们确定要做?”

高振海看着黄师傅诚恳又带着点无奈的表情,知道对方说的是实情。

他带着这个不算好消息的消息回到了观塘厂。

“文哥,情况就是这样。”高振海这次是真的被打击到了。

“进口大厂没有现成的,研发来不及。

本地厂能做,但黄师傅说,做出来效率可能不高,故障率可能不低,而且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出样机,调试还不一定一次成功。

成本他初步估了个数,要十五万港币左右。”

“十五万?两个月?”陈秉文眉头紧锁。

这个时间和成本,远超他的预期。

而且,从高振海汇报的情况,黄师傅即便能做出来,估计效果也不会很好。

到时候要是钱了,东西做的有形无实,浪费时间和金钱,那就得不偿失了。

新加坡林文雄的十五万瓶订单不可能等到两个月后再交货。

本地市场对瓶装水的需求也在节节攀升,日产三万二已经是极限压榨下的结果,哪里等得起两个月?

这期间产能怎么提升?

订单怎么交付?

而且,他听了高振海汇报的情况以后,还在担心另外一件事。

外面的工价现在这么高,如果陈记还维持现在的工资体系,基层的工人会不会大规模离职。

如果基层工人,特别是芒果处理区的核心熟练工大规模离职,那对陈记来说,将是比产能瓶颈更致命的打击!

那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在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年代,食品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溢价空间决定了工人的工资水平。

涨工资不是拍拍脑门说涨就涨的,要从原料到销售终端,综合所有环节后才能具体确定。

即便陈秉文想要给工人们涨工资,也要经过充分测算后才能实施。

毕竟陈记现在不是几人十几人,流动销售点、标准门店、两家食品厂,加上市场部、公司的后勤人员,林林总总近两百人。

每人加五十元,每个月就要多支出十万港币。

不过,照着现在外面那些制造业工厂,工人的工资行情,想要留住工人,工资必须涨。

与此同时,林文雄带着精心准备的市场分析方案,再次意气风发地来到了观塘厂。

“陈老板!幸不辱命!”林文雄将厚厚一迭装订的文件放在陈秉文桌上,自信的笑道,

“这是我们南华贸易基于新加坡市场调研后制定的详细方案!

目标人群、渠道策略、推广计划、首批铺货网点分布,都做了详尽规划.”

他指着方案中的销售预测图表,激动的说着:“我们非常有信心,十五万瓶首批货,一个月内就能消化掉。

甚至可能供不应求!所以.”林文雄热切地看着陈秉文,“陈老板,为了确保一炮而红,形成市场冲击力,我强烈建议,十五万瓶货最好能一次性发往新加坡!

集中火力,饱和覆盖所有核心渠道。

这样广告效应最大,也最能引爆市场。

我们连船期都初步看好了,下月初就有一班直达新加坡的货轮,时间刚刚好!”

谢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误惹偏执太子后,她一步登天 我给闺蜜当伴娘,新郎进错房 创世造物不给力?召唤玩家来出气 从二本医学生捲成外科传奇 这个明星乐于助人 被拔氧气管,清冷美人杀疯七零 这只绿龙有特性! 闪婚后,沈先生每天心跳过速 阿娘系窝呀,崽崽捡到仙尊爹爹啦 疯批嫡女杀疯了,众亲还在火葬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