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表哥(日万结束,大佬们!求月票推(1/2)
第67章 大表哥(日万结束,大佬们!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新加坡第一批订单完成,进一步证明原料承包模式的先进性。
承包中心的模式不但经受住了考验,且爆发出远超预期的活力。
芒果处理不再是瓶颈,反而成了产能的助推器。
女工们在“多劳多得”的激励下,自发优化流程,小组内部形成流水线作业,效率节节攀升。
阿珍组甚至创下了一天处理相当于三千瓶水所需芒果肉的惊人记录,人均日收入突破六十港币,引得其他小组纷纷效仿。
凌佩仪坐镇指挥,将承包中心的经验迅速复制到西柚剥粒、红豆筛选等环节。
整个前端原料处理环节,产量稳定在日产六万瓶水所需之上,甚至略有富余。
“文哥,承包中心那边运转顺畅,原料供应充足。
萨克米生产线全速运转,日产稳定在六万一千瓶左右,良品率99.3%!”
高振海拿着最新的生产日报,笑呵呵的说着,“新加坡后续的十万瓶,分两批,第一批五万瓶后天就能装船!”
陈秉文点了点头,满意的笑道:“好。阿海,这段时间辛苦你和兄弟们了。
产能爬坡期基本过去,接下来是稳固期。
品质监控绝不能松懈,尤其是发往新加坡的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在不耽误生产的前提下,大家可以轮流休息几天,这段时间大家都累坏了!”
高振海脸上笑容更盛,用力点头:“明白!文哥!强哥那边盯得可紧了,每批货都过筛子似的检查,新加坡的货更是加了三道保险!
兄弟们确实都憋着一股劲,现在产能稳了,是该喘口气了。
我这就安排大家轮休,养精蓄锐,后面还有硬仗要打呢!”
“另外,”陈秉文沉吟片刻,“产能稳定了,但成本压力还在。
承包中心的工价激励效果显著,但也推高了前端成本。
凌总监那边正在核算整体成本结构,寻找优化空间。
你这边也要配合,看看生产线上还有没有可以提效降耗的点。”
“是,文哥!”高振海领命而去。
办公室里暂时安静下来。
陈秉文揉了揉眉心,连续多日的高强度运转,身体和精神都积累了不少疲惫。
他走到窗边,望着厂区里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心中那份因新加坡成功而激荡的豪情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踏实的欣慰。
根基,终于夯实了。
之前的一些承诺也是时候兑现了。
想到这里,陈秉文迈步出了办公室。
不一会,他在厂区里找到正在检查工作的凌佩仪。
“凌总监!”
陈秉文把凌佩仪叫到一旁,道:“现在产能逐渐企稳,足以满足新加坡订单以及我们日常销售所需。
之前一段时间,大家起早贪黑非常辛苦,我准备趁着这段时间,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让大家轮流休息几天。”
“明白,陈生。”凌佩仪点头应道,随即又补充,“轮休安排我会和高厂长协调好,确保各环节都有骨干值守,不影响生产和品控。”
“嗯,你办事我放心。”陈秉文点点头,微微笑着道:“另外,还有两件事要落实。”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起来:“第一,是兑现承诺。产能爬坡期,大家拼尽全力,尤其是承包中心的姐妹们,效率提升远超预期。
之前我承诺过,产能每提升10%,奖金增加10%。
虽然后面建立了承包中心,但之前一段时间的奖金,必须足额发放下去!”
凌佩仪非常认同陈秉文的做法,“陈生说的是。
这笔奖金是对大家付出最直接的认可,也能极大提振士气。
我马上安排财务部核算具体金额,准备现金,明天一早发放!保证每一分钱都落到大家手里。”
“好!”陈秉文满意地点点头,“现场发放,现金结算,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
表现突出的,额外再给一份特别奖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在陈记,付出必有回报,干得好就能多拿钱!”
“明白!我会安排好。”凌佩仪迅速记下。
“第二件事,”陈秉文收起笑容,正色道:“产能稳固了,新加坡的渠道也初步打通,但这只是开始。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
凌总监,我需要你利用这段时间,带领团队,静下心来,好好规划一下陈记食品下一阶段的发展蓝图。
主要有几个方向,市场纵深、产品矩阵、成本优化与供应链以及品牌策略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你牵头,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和论证。
我希望在假期结束,能够看到一份清晰的、可执行的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战略规划草案。”
凌佩仪点点头,“陈生放心!我一定拿出一个详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好!我相信你的能力。”陈秉文笑道,“去吧,先把奖金的事落实了,让大家高兴高兴。”
傍晚时分,陈秉文刚处理完一份文件,就听见办公室门口传来老妈汪巧珍熟悉又带着点焦急的呼唤。
“阿文!阿文!”
他连忙起身迎出去,只见汪巧珍提着一个沉甸甸的保温桶,正站在门口张望。
“老妈,您怎么来了?”陈秉文快步上前接过保温桶。
“我怎么来了?”汪巧珍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心疼道,“你算算,多久没回家吃饭了?
电话里总说忙忙忙!再忙饭总要吃的吧?
你才十八岁,身体熬坏了怎么办?我看你这脸色,比上次回来又差了些!”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拉着陈秉文回到办公室:“快,趁热把这汤喝了!
我熬了一下午的老火靓汤,放了淮山、枸杞、党参,最是补气养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