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草台班子(日万第二更!大佬们!求月(1/2)
第77章 草台班子(日万第二更!大佬们!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不过,随着陈记的版图在急速扩张,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业务更是涵盖了生产、物流、销售、加盟管理、新品研发等多个维度。
原有的管理模式,靠高振海、钟强、凌佩仪等核心骨干亲力亲为,加上陈秉文事无巨细的过问,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陈秉文深知,是时候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了。
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专业化的职能部门。
陈记食品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作坊式管理走向现代化企业治理,已经势在必行。
三天后,观塘食品厂会议室。
长方形的会议桌旁,高振海、钟强、凌佩仪、阿生、梁启明、李明、以及几位核心班组长悉数到场。
气氛比往常的例会凝重许多,所有人都隐约感觉到,今天这场会议,将决定陈记未来的走向。
陈秉文端坐主位,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开口说道:“各位,今天召集大家开会,只为一件事。
为陈记的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管理根基!”
他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
“过去几个月,我们攻城略地,扩张的速度远超预期。
三家厂、五家标准店、三十个流动点、十家加盟店、三百多家士多店人员突破两百,业务线纵横交错。
成绩,有目共睹!
但问题,同样触目惊心!”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阿海,既要管生产,又要协调物流,还要盯着设备维护,分身乏术!
强哥,带着技术团队在三个厂之间疲于奔命,连轴转。
凌总监,市场、加盟、渠道一把抓,每天事务堆积如山,处理不完。
财务、采购、人事,分散各处,缺乏统一协调,效率低下。
整个陈记食品公司信息传递滞后,决策链条拉长,风险在暗处滋生。
观塘厂生产线轴承的裂纹,就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陈秉文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众人心上。
他每说一条,在场相关负责人的脸色就凝重一分。
高振海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钟强紧抿着嘴唇,凌佩仪则眼神凝重。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这种靠几个人亲力亲为、靠我事无巨细过问的小作坊管理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它支撑不起现在的陈记,更承载不了陈记的未来!”
陈秉文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要发展,要走出港岛,向新加坡、东南亚,甚至全世界。
要推出更多新品,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食品品牌!
靠什么?
靠运气?
靠蛮干?
不行!
必须靠制度,靠体系,靠专业的管理!”
他环视全场,掷地有声:“所以,我决定正式成立陈记食品有限公司总部!”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总部”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大家都清楚,代表着规范化、体系化、专业化。
代表着陈记将从草台班子真正蜕变为一家现代化的企业!
陈秉文没有停顿,紧接着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清晰有力地宣读起来:
“总部将设立以下核心部门:
一、市场部:负责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广告投放、市场调研。由李明担任经理。
二、渠道部:负责标准店、加盟店、流动点的拓展、管理、运营支持、考核以及网格小组管理。由凌佩仪总监兼任经理。
三、生产部:统管长沙湾、观塘、沙田三家食品厂的生产计划、质量管理、设备维护、成本控制及技术研发支持。由高振海担任生产部经理,钟强担任副经理,主管技术研发与品控。
四、财务部:负责公司整体财务规划、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资金调度及风险控制。由梁启明担任经理。
五、采购部:负责所有原材料、包材、设备及供应商管理及成本优化。
六、物流配送中心:负责原料入厂、成品出厂运输、中转仓管理及网格小组配送支持。由阿生担任负责人。
七、研发中心:负责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技术储备。
八、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法务、后勤支持。经理待定。”
陈秉文清晰地将各部门的职责、隶属关系以及负责人一一说明。
高振海和钟强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激动和压力。
高振海,这个从五金厂工人一路跟着陈秉文打拼出来的汉子,此刻内心翻涌。
从长沙湾厂的厂长,到如今生产部经理,统管长沙湾、观塘、沙田三家工厂。
这意味着他不仅要继续盯紧生产细节、设备维护,更要站在更高的层面,统筹三家厂的产能分配、成本控制、质量标准和人员调配。
责任如山,压力巨大,但他心中却燃起熊熊斗志。
“文哥把三家厂都交给我,这是天大的信任,拼了命也要管好!”他暗暗握紧了拳头。
钟强,这位技术出身的骨干,脸上的表情则更为内敛,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从技术领班,晋升为生产部副经理,主管技术研发与品控!
这不仅是职位上的提升,更是对他专业能力、严谨作风的极大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