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专利(日万第三更!大佬们!求月票推(1/2)
第78章 专利(日万第三更!大佬们!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研发中心主任?
全职?”
周教授愣住了,脸上写满了惊讶和错愕。
这个提议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眉头微蹙:“陈生,这.我目前在理工学院有教职,带学生,做研究.”
作为一名学者,他的根基在象牙塔。
教书育人、发表论文、探索未知,这才是他熟悉并珍视的生活。
全职加入一家企业,意味着放弃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投身于以商业目标为导向的研发。
这与他追求纯粹学术价值的理念,似乎存在冲突。
见周教授有些犹豫,陈秉文没有急于说服,而是换了个角度说道:“周教授,您觉得,我们研发中心现在的条件如何?”
周教授环顾四周。
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崭新的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恒温恒湿的培养箱,洁净的操作台
这些设备,比理工学院食品工程系的公共实验室还要先进、齐全。
“设备一流,环境很好。”周教授如实回答,“比我们学校的公共实验室条件好很多。”
“这只是硬件。”陈秉文点点头,“更重要的是软件,是研发的自由度和支持力度。
周教授,如果您全职担任研发中心主任,我将赋予您绝对的研发自主权!
研发中心的年度预算,由您根据项目需要提出,我全力支持!
研发方向,以您的专业判断为主导,公司战略需求为辅。
需要什么设备、人才、外部合作,只要合理,资金立刻到位!
您将拥有比在理工学院更充沛的资源、更灵活的机制、更快的成果转化通道!”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关键的条件:“至于学术成就和名誉,我陈秉文在此郑重承诺:
研发中心取得的所有技术突破、专利成果,其知识产权归陈记食品所有。
但所有的学术论文发表权、学术荣誉归属权,将毫无保留地归于您个人和您的团队!
陈记将全力支持您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报各类国际奖项!
您在陈记的研发成果,将助您在学术界赢得更高的声誉和地位!”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周教授的心坎上!
资源!
自由!
学术名誉!
这三个词,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深处最核心的诉求!
作为一名学者,他渴望探索未知,渴望攻克技术难题,渴望在专业领域留下自己的印记。
但在大学里,申请经费的繁琐、设备使用的限制、跨学科合作的壁垒、成果转化的漫长周期,常常让他感到掣肘。
而陈秉文的承诺,意味着他将拥有一个近乎独属于他的研发平台!
充足的资金,顶级的设备,高效的团队,以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术声誉的明确路径。
知识产权归公司?
这很合理,公司投入了真金白银。
但学术名誉归个人?
这简直是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条件!
这意味着,他在陈记做出的每一项技术突破,不仅能推动企业发展,更能直接转化为他个人的学术资本!
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参加国际会议,申报奖项.这些对学者而言至关重要的成就,在陈记的平台上,将变得触手可及!
周教授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他想起在理工学院,为了申请一台基础的气相色谱仪,写了多少报告,等了多久。
想起那些有想法却因缺乏设备或经费而搁浅的研究课题。
想起自己带的学生,因为实验室条件有限,无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而眼前,陈秉文为他描绘的,是一个几乎没有资源限制、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
更让他心动的是,陈秉文对技术本身的尊重。
无论是瓶装水的工艺突破,还是防滑瓶盖的创新设计,陈秉文都给予了研发团队极高的评价和实质性的奖励。
他并非将技术人员视为工具,而是真正重视技术的价值。
周教授沉默着,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放弃稳定的教职,投身充满变数的企业?
风险是存在的。
但陈秉文给出的条件,诱惑力太大了。
而且,陈记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
从深水埗一间水铺,短短时间发展到如此规模,瓶装水畅销港岛、新加坡,瓶盖专利布局全球
这家企业的未来,充满了想象空间。
在这里,他的研究,或许能更快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在这里似乎能找到完美的结合点。
陈秉文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他相信,对于一个真正的学者来说,能够心无旁骛地追求技术突破,并将成果转化为学术荣誉,这是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转的低鸣和学生记录数据的沙沙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