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真理在箭矢的射程之內(2/2)
沈从英觉得很奇怪,因为她们家在京城根本没有几个亲戚好友,能跟新皇面上说上话的只有王伟乐,这也是她觉得是王伟乐推荐的主要原因。
“嗯?”
“王太尉推荐的人是寧远侯顾廷燁和忠勤伯的次子袁文绍。”
沈从英脸色一僵:“我知道他们两个,一个是王太尉昔日的同窗、至交好友;另一个是王太尉的连襟。敢问大人是何人推荐的我儿?”
“臣在御书房跟王太尉发生爭执,於是便拒绝他的推荐。让陛下亲自推荐一人,陛下说禹王考核的时候成绩非常好,也就是年纪太轻,不然都可以出任禁军马军司指挥使。只要这次禹王用心护送臣前往吐蕃,回来后臣会上书朝廷,请求陛下对禹王委以重任。”
“那感情好,我在这代我儿先谢谢大人了。”
沈从英得知事情的原委后,立马让人请去禁军把赵策英给叫了回来。
“左丞相。”
“禹王果然一表人才,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大人过奖了,不知大人召本官回来,所为何事?”
“是这样的...臣不是信不过王爷,实在是出使吐蕃事关重大,臣不得不如此。臣身后这两位是臣的护卫,劳烦王爷挑一位对抗,小露一手,让臣见识见识。”
听到是考验武艺,赵策英满脸自信:“区区两个护卫而已,怎么敢跟禁军的將军比的,大人让他们一起上吧。”
赵策英手持长枪,不到一刻钟便把左丞相的两位护卫给打趴下,顺利贏下比试,看到左丞相拍手叫好。
“好!王爷不愧是能得到陛下亲自夸赞之人,虎父无犬子呀,这下臣彻底放心了。”
...
“娘是没想到,王太尉居然不在陛下面前推荐你。”
“娘,跟寧远侯和袁文绍相比,孩儿確实太过年轻。”
“你今年已经二十岁了,也不算年轻了。王太尉当初领军平叛之时比你大不了几岁。他一个书香世家出身的文官尚且能够领兵平叛,你是禹王,出身武將世家,率军护送丞相出使,预防路上的毛贼,没理由办不到的。”
赵策英被他母亲这么一说顿时来了自信:“好!等我立功回来,得到升迁,到时候前去令国公府迎娶未婚妻,肯定会很风光。到时候我看还有谁敢看不起我们家。”
左丞相在礼部的官员中挑选他的嫡系下属,想著有功劳不忘带上手底下的弟兄们一起领,使团很快组建完毕,在钦天监挑选的吉日吉时出发。
使团的规格很高,新皇亲自为其送行,王伟乐身为赵策英的上官,按照规矩叮嘱了他两句。
“一路小心。”
“嗯。”
王伟乐看他对自己的態度越发疏远,暗猜他应该是知道自己没有推荐他而生气。看在沈从珍的面子上,王伟乐没有跟他这个“外甥”计较。继续叮嘱一起前去的其他禁军將士。
使团出了皇宫之后,王伟乐回去继续监督训练禁军,尤其是作为攻坚力量的马军司,王伟乐对其十分上心,上书朝廷要求太医院培养一批医师,专门服务于禁军。
新皇对於此事並不在意,不外乎就是要点银子,对於刚刚收穫大量財富的他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大乾朝廷第一家医学院正式成立,由王伟乐举荐的医官贺弘文担任医学院院正,官职连升两级、提升至正八品。
贺弘文带著盛如兰前来道谢,盛明兰感激她当初不愿意跟盛墨兰共事一夫,把嫁给王伟乐的机会让给自己,所以对她的態度很好,盛墨兰却是一如既往地跟她不对付,听说她来了之后打扮得跟个达官贵人家的贵妇人一样,在她面前嘚瑟,弄得她瞬间晴转多云,姐妹俩再次斗起嘴来。
王伟乐勉励了贺弘文几句,叮嘱他要好好干:“等医学院的规模壮大到一定程度后,我会上书朝廷提升医学院院正的官职。太医院院正是正五品,医学院院正怎么也要到正七品。”
“下官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大人了。”
“你我乃是连襟,不必客气。只要你好好教学生,为禁军批量培养医师,就算是报答我了。”
几天后,王若弗再次登门道谢,感谢王伟乐先后提拔她的丈夫和两个女婿。
半年后,禁军在王伟乐亲自督促下训练得有模有样,战斗力有没有提升还需要通过战斗来验证,但军纪好了几个档次,是有目共睹的。
“陛下!边境来信!使团在进入吐蕃后,人员出现头晕,睡不著,吃不下、噁心呕吐、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中毒跡象。
左丞相认为是吐蕃国没有诚意谈,派人暗中在使团的食物里下毒。所以下令禹王把吐蕃国的护卫杀掉,突围后返回我大乾,吐蕃国派重兵中途拦截。我朝使团人数太少,抵挡不住,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