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局势(2/2)
这样看来乐安公主命不久矣!若是藉助吴有性之手治癒公主,不仅能结交巩永固,將来或许多得一份助力:
“可是...”
朱慈烺眉头微蹙,虽说乐安公主朱徽媞是崇禎妹妹,自己的姑姑。可问题是,乐安公主生母是移宫案中的李选侍...
朱慈烺沉思良久,直到內侍入內掌灯,他才方醒,看著书案上摇曳的烛火,他起身踱步窗前,望著府中渐沉的夜色,思绪翻涌。
“乐安公主、西李...”
他低声呢喃。
昔年西李挟持当时还是太子的天启,占据乾清宫,想获封太后后效仿神庙生母李太后干预政事,若不是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官员强行移宫,这大明江山险些落入妇人之手。移宫案虽已过二十余年,但以崇禎对天启的深厚感情,对於西李一系怕也是厌恶的。
自己该如何打消崇禎心中成见,能让他携吴有性给乐安诊治。
一阵夜风穿窗而过,秋风裹著寒意扑面而来,让朱慈烺脑子顿时清醒不少,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
“有了!”
朱慈烺大步回到书案旁,拿起一本空白题本,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请命诊治乐安公主疏》,他笔跡端正,字字恳切。
“臣闻乐安姑母沉疴难起,府中医官束手,駙马巩永固忧心如焚。虽姑母生母昔年有过,然姑母自幼长於宫中,性行淑均,未尝有失。今病篤危急,臣亦彻夜难安,忆及幼年曾蒙姑母赠佩玉,恩谊难忘...吴有性医术精湛,素善疑难杂症,自臣总理防疫,倚仗甚多,若遣其往诊,即显陛下天家慈爱,亦可藉此彰显圣朝不弃宗亲之德。”
写到这朱慈烺停笔想了想,又在末尾添上一句:
“太祖遗训:后世当恪守祖宗之法,勿失亲亲之义。臣慈烺谨题崇禎十六年十月廿九。”
朱慈烺搁下毛笔,將题本轻轻吹乾墨跡,隨后又预览了一遍。
他轻轻合上题本,嘴角微微扬起,他这份题本,淡化西李旧事,只提乐安个人,又强调天家亲情,更以“亲亲之义”暗合崇禎素来標榜“恪守祖训”的偏执。即使崇禎对乐安公主有所疏远,面对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不会断然拒绝。
“来人”
朱慈烺沉声道:
门外內侍闻声而入,躬身听命。
“將此本连夜递入文书房,务必明日呈送御前!”
內侍双手接过,恭敬退下。
待房门重新关上,朱慈烺长舒一口气,重重的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书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只有烛火偶尔的噼啪声,良久,书房门被轻轻叩响,一个內侍的声音传来:
“殿下,丘侍读回来了。”
闻言朱慈烺重新坐直身子对著门外道:
“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