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刺杀案三(2/2)
朱慈烺微微躬身:
“儿臣不敢妄下断言,襄城伯执掌京营,昨日事后,京中上下皆知襄城伯与臣有齟齬。若有人要为旧主出气...”
他说到这里抬眼看向崇禎,意有所指道:
“况且那箭矢既是军中制式...”
崇禎突然沉默,他忽然想起崇禎十三年因捐餉查抄武清侯时,五子临终前那句“九莲菩萨言”,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李国楨不同於周奎,周奎虽是国丈却根基不深。而李国楨家族自成祖朝便世袭爵位,势力盘根错节。自己如今只剩三子,若无確凿证据,便贸然处置襄城伯。恐怕...
崇禎脸色阴晴不定,他缓缓起身踱步至朱慈烺身前声音低沉:
“烺哥儿,你可还记得你五弟临终时的模样?”
朱慈烺眼帘微垂,他当然记得。朱慈焕之死分明是內廷与勛贵联手给崇禎的警告。那九莲菩萨讖语,不过是有人借稚子之口传话罢了。他垂手道:
“臣...不敢忘。”
“那时他方才五岁啊...就因朕处置了武清侯,他竟...”
话到此处,这位九五至尊的声音竟有些哽咽。
朱慈烺看著崇禎微微颤抖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轻声道:
“父皇,此事与当年不同。如今...”
崇禎突然打断,声音里带著深深的疲惫与忌惮
“有什么不同?你有证据吗?就凭藉一支箭,就凭你的猜测?”
朱慈烺心头一凛,躬身道:
“臣,失言。”
崇禎长嘆一声,伸手扶起朱慈烺。
“朕不是怪你,天家子嗣凋敝...”
他转身望著窗外,仿佛在透过宫墙看著那些盘根错节的勛贵势力。良久,他才低声道:
“朕...不能再失去任何一个儿子。”
朱慈烺凝视著崇禎略显佝僂的背影,心中百转千回。他缓步上前,轻声道:
“父皇苦心,臣明白。只是...若放任此事不管,只怕有些人觉得天家软弱可欺,今日敢行刺储君,明日...”
崇禎抬手止住:
“好了,你不必再说。此事朕已命东厂会同锦衣卫一同查办了,你且在宫內好好待著,防疫一事暂由你留在宫外的人打理。直到查出刺客与幕后之人。”
朱慈烺闻言,眼帘微垂,掩去眼中闪过的一丝精光。他躬身应道:
“臣,遵旨。”
崇禎望著眼前这个初现锋芒的长子,心中百味杂陈。半晌,才轻嘆道:
“你且去吧,好生歇著。”
“臣,告退。”
朱慈烺躬身行礼,缓步退出武英殿。
来到殿外,朱慈烺抬头看著蔚蓝的天空,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崇禎的顾虑,他心知肚明。但是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小爷。”
丘致中悄身上前,为他披上披风。
“可要回潜邸?”
朱慈烺拢了拢衣襟,低声道:
“父皇让我这几日留在东宫。你且出宫去潜邸告诉李守忠,这几日不要轻举妄动。还有让王二这几日不要露面。”
“奴婢明白。”
“明日你还要与吴先生处理焦勖之事,好生照顾他。”
交代完毕,朱慈烺独自向端本宫缓步走去。
他忽然驻足回望武英殿,喃喃道:
“父皇,我也是为了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