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正月初一(1/2)
丑时三刻。
紫禁城仍笼罩在浓重的夜色中。端本宫前,朱慈烺身著玄色冕服,九旒玉珠在寒风中微微晃动。他抬头望了望墨色的天穹,呼出的热气在灯笼的映照下如同薄雾。
“殿下,祭品已备齐。”
一名礼部官员低声稟报导。
朱慈烺微微頜首,目光扫过宫门前整齐列队的倚仗。三百名大汉將军身著仪仗甲,手持金瓜斧鉞,在雪地中肃立如松。嘴角微不可察地抽了抽,心中吐槽道:
“样子货。”
更远处,礼部官员们捧著格式祭器,冻的脸色发青缺不敢稍动。
“走吧。”
朱慈烺的声音平静的听不出任何情绪。
隨著太子鑾驾启行,沉重的宫门缓缓打开。雪地上立刻响起整齐的脚步声,灯笼连成一条蜿蜒的火龙,向太庙移动。朱慈烺端坐轿中,闭目养神。
太庙前,祭祀的钟声悠扬响起。
朱慈烺立於阶上,看著礼官们將三牲祭品一一摆上供桌。这类仪式他已经主持过多次,每一个步骤他都烂熟於心。跪拜、上香、诵读祝文...每次枯燥的让他想睡觉。
“维崇禎十七年岁次甲申,正月朔日。皇太子臣朱慈烺,敢昭告於昊天上帝、皇地祇、列祖列宗...”
朱慈烺的声音在空旷的太庙前迴荡,每一个字都咬的极为清晰。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跪在后面的礼部侍郎悄悄抬头,偷眼打量著太子的背影。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储君,身形虽略显单薄,举手投足间却透著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更令人心惊的是那双眼睛,在祭祀的火光映照下,竟如深潭般不可测度。
三跪九叩完毕,朱慈烺缓缓起身。仪式已持续近两个时辰,不少年迈的大臣已经面色发白,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朱慈烺目光扫过眾人,在几位勛贵身上略微停留,临淮侯李祖述的膝盖明显在发抖,泰寧侯陈延祚则不时偷瞄太庙方向,神色阴晴不定。
“请殿下移驾奉先殿。“礼部尚书王鐸上前提醒。
朱慈烺微微点头。接下来的仪式更加繁琐,从奉先殿到社稷坛,再到天坛,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差错。当他终於完成最后一处祭祀时,东方已现出鱼肚白。
“殿下,该更衣准备朝贺了。”
一个礼部官员递上热巾帕。
朱慈烺接过帕子擦了擦额角细汗。
“走吧,別误了时辰。”
朱慈烺整了整衣冠,大步朝著奉天殿走去。
辰时整,午门外钟鼓齐鸣。
崇禎身著十二章冕服,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十二旒玉珠垂落,遮住了他的表情。朱慈烺立在丹陛之下,余光扫过隨著鼓乐进殿的勛贵百官们,魏澡德立於朝臣首位,目光闪烁不定。英国宫张世泽站在勛贵首位,神色如常。
“臣等恭祝陛下新岁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声中,崇禎微微抬手。
“眾卿平身。”
朱慈烺注意到崇禎的声音比往日更加沙哑,冕旒后的面容也显得格外憔悴。大概是李邦华那封奏疏惹得祸。
朝贺仪式按部就班地进行著。百官依次上前呈递贺表,说些吉祥话。朱慈烺站在一旁,看似专注,实则暗中观察著每个人的表情变化。当李邦华上前时,他明显感觉到崇禎的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点了点头。
“赐宴——“
隨著太监尖细的嗓音,朝会进入最后环节。朱慈烺知道,真正的重头戏即將开始。果然,就在百官准备移步偏殿时,崇禎忽然开口:
“內阁、六部堂官,还有成国公、定国公、英国公,隨朕到武英殿议事。太子...且主持宴席。”
朱慈烺垂首应诺,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当他转身时,恰好与李邦华四目相对。这位左都御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隨即低头快步跟上皇帝鑾驾。
武英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