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正月初一(2/2)
崇禎帝端坐於武英殿御座之上,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住了他的神情。殿內炭火熊熊,却驱不散那股压抑的寒意。內阁首辅魏藻德、六部尚书及三位国公肃立阶下,无人敢先开口。
沉默良久,崇禎终於缓缓道:
“年节封印,诸卿本该休沐,然国事艰难,朕不得不召诸位议一议。”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目光扫过眾人,最终落在户部尚书倪元璐身上。
“倪卿,去岁漕运如何?”
倪元璐心头一紧,知道皇帝意有所指,谨慎答道:
“回陛下,去岁漕粮仅输京一百八十万石,较往年减半。淮安至通州段,因流寇滋扰,运道屡断...”
崇禎手指轻轻敲击御案,淡淡道:
“既如此,今年京师粮储,可支几时?”
倪元璐额角渗出细汗,硬著头皮道:
“若漕运再阻,恐难撑过六月。”
殿內骤然一静。
崇禎目光微转,看向李邦华:
“李卿,你前日所奏,朕已览毕。淮安乃漕运咽喉,若此地有失,京师百万军民,当如何自处?”
李邦华知道皇帝在试探,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陛下,臣以为当早作绸繆。江南钱粮丰足,若暂移……”
他话未说完,成国公朱纯臣已厉声打断:
“李总宪慎言!太祖定鼎北京,二百年基业岂可轻弃?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乃祖训!”
崇禎目光一冷,却未立即斥责,只是缓缓道:
“成国公忠心可嘉。然若京师断粮,百万生灵何辜?”
英国公张世泽察言观色,谨慎道:
“陛下,臣以为可先令太子南下监国,以安江南人心……”
魏藻德见皇帝神色微动,立刻附和:
“英国公所言极是!太子监国南京,既可保漕运无虞,又可震慑江南宵小。”
崇禎沉默片刻,忽然冷笑:
“诸卿倒是替朕想得周全。然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济,哥儿们孩子家作得甚事?”
殿內眾臣心头一凛,知道皇帝疑心又起。果然,崇禎下一句便锋锐如刀:
“朕若南迁,岂非弃宗庙陵寢於不顾?后人当如何评说?”
李邦华咬牙再拜:
“陛下!存社稷方为孝之大者!昔宋室南渡,犹延国祚百五十年...”
崇禎猛地拍案,玉珠激烈晃动:
“放肆!朕非宋高宗!”
殿內瞬间死寂。
良久,崇禎缓缓起身,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光下森然生威。
“今日之议,止於此。诸卿且退,朕自有决断。”
眾臣战战兢兢叩首退出,唯有李邦华抬头时,隱约看见皇帝袖中的手竟在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