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瀋阳决策(1/2)
瀋阳,崇政殿。
殿內炭火熊熊,却驱不散关外的寒意。多尔袞面色阴沉,手中攥著那份自关內快马送来的明廷檄文,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此檄文已传檄天下。”
他冷冷开口,声音如冰刀刮过殿內诸臣心头。
“诸位都看看吧。”
侍从將檄文依次传阅,满汉大臣神色各异。满洲亲贵多不识字,只皱眉望向范文程、洪承畴等汉臣,而汉臣们则面色凝重,低声议论。
范文程与洪承畴目光短暂相接,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一丝惊诧,这檄文笔锋犀利,直指要害,绝非寻常腐儒所能为。
“范先生。”
多尔袞目光如电,直射范文程。
“依你看,此檄文是何人手笔?”
范文程微微躬身,沉声道:
“回摄政王,此文辞气雄浑,立意深远,非胸有韜略者不能作。奴才观南朝旧臣,如钱谦益之流,虽文采斐然,却无此等锐气,恐是近年来新进之能臣所为。”
洪承畴亦上前一步,低声道:
“臣在南朝任职时,朝中诸公多囿於党爭,少有如此胸怀之人。此文布局深远,攻心为上。绝非朝中诸公之流的手笔。此人洞悉吴三桂处境,更利用辽人血仇...高明,实在高明!臣也以为是近年来新进之臣所为。”
他思虑片刻,又沉重地说道:
“此檄文一出,借兵復仇之说破產。吴三桂若真敢妄动,便坐实汉贼之名。臣以为吴三桂恐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韙。我军若再以为尔报君父仇之名入关,已难服眾口。”
殿內气氛更加压抑。
多尔袞冷笑一声:
“好一个外兵!南朝自己丟了大半江山,倒有脸来指摘本王?”
多鐸早已按捺不住,拍案而起:
“十四哥,何必跟他们废话?直接发兵南下,杀他个片甲不留!看他们还敢不敢嘴硬!”
殿內满洲亲贵纷纷附和,声如雷动。然而范文程却微微摇头,上前一步道:
“摄政王,此檄文已传檄天下,若我朝兴兵贸然南下,恐会激起南朝士人反感,必会想起唐肃宗借回紇兵平叛旧事。不如...”
“不如什么?”
多尔袞眯起眼。
“不如在起檄文。”
范文程眼中精光一闪。
“其一,南朝既以忠义自居,我朝亦可宣称崇禎刚愎自用,任用奸佞,致有甲申之难,弃宗庙,拋黎庶,南狩偷生,是为不忠不孝不仁。其二,彰我朝仁义,我朝兴兵,非为土地,实为不忍见中原板荡,生民倒悬!乃为剿灭流寇李闯,救被崇禎拋弃之北地万千黎庶!弔民伐罪,解民倒悬,方是真正大义!”
洪承畴亦补充道:
“北地士绅苦於顺军追赃助餉,若我军能安抚人心,许以田亩、功名,必能分化南朝根基。”
多尔袞闻言並未即刻回答,他手指轻叩王座扶手,似在思索。
豪格突然从武將行列中跨出半步,看向汉臣班位冷笑道:
“范先生好一张利口!你们汉人就会这些弯弯绕绕的文字把戏。”
他转向多尔袞,右手按在刀柄上。
“十四叔,要我说,管他什么檄文不檄文,咱们八旗儿郎的马刀才是硬道理!”
殿內满臣们闻言立刻发出粗獷的笑声,汉臣们则脸色难看。
范文程则面色不变,只是將身子躬得更低了些,可藏在袖中的手却微微颤抖。
“好了!”
多尔袞適时出声。
“范洪二位先生说的有理,但肃清王所言也对。”
他顿了顿,又道:
“大义固然重要,但...天下,有德者居之,有力者取之!如今之计,正是我大清千载良机。”
多尔袞突然拍案而起,扶手在掌下发出沉闷的响声,殿內霎时寂静。
“范先生、洪先生。”
他声音低沉,每个字都像铁锤砸在砧板上,
“你二人即刻草擬檄文。”
范文程与洪承畴同时躬身,额头几乎触地:
“奴才、臣领命。”
多尔袞转向武將行列,目光如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