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吴三桂的抉择(1/2)
河北,丰润大营。
黎明,关寧军营前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营门处,火把摇曳,一支商队缓缓驶到关寧军大营辕门前。
“站住!尔等何人?”
守营士兵厉声喝止,手中长矛交叉,在火光下泛著冷光。
商队最前方,一个身著灰布长衫的中年男子勒住马韁,从怀中掏出一块铜製令牌丟给守门士兵,又从怀中掏出一份明黄色锦帛,单手举过头顶道:
“圣旨到!奉諭护送平西伯家眷团聚,速去通报平西伯。”
守门士兵接过令牌,借著火光仔细辨认。令牌上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几字清晰可见,又见那人手中的黄色锦帛。士兵脸色一变,连忙转身向营內奔去。
“报...!”
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中军大帐的寂静,吴三桂与几位將领正伏案研究地图,闻声抬头。
“何事惊慌?”
吴三桂沉声问道:
“稟总镇,营门外来了一支商队,持锦衣卫令牌,说是奉旨护送...护送总镇家眷前来团聚。且有圣旨。”
士兵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令牌。
吴三桂接过令牌眼中闪过一丝波动,隨即恢復平静:
“开辕门,设香案,迎圣旨!”
游击陈九霖正要领命,却见吴三桂突然抬手:
“且慢!”
“即刻传令全军列阵隨本镇出迎,不得有误。”
陈九霖一愣。
“总镇,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吴三桂目光一沉,低声道:
“如今朝廷南渡,天下动盪,多少双眼睛盯著本镇的一举一动。若本镇连圣旨与家眷归来都草率相迎,岂不显得怠慢朝廷,传令下去,全军列阵,仪仗齐备,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吴三桂行事光明磊落,绝非首鼠两端之辈!”
陈九霖恍然大悟,抱拳应道:
“末將明白!这就去安排!”
帐內眾將迅速起身,各自整顿甲冑。吴三桂大步走出营帐,冷风扑面,他眯眼望向辕门方向,嘴角微微绷紧。
片刻之后,关寧军大营辕门洞开,火把如林,照亮了半边夜空。
吴三桂身著戎装,腰佩宝剑,立於全军阵前。身后是整齐列阵的关寧兵卒,刀枪如雪,旌旗猎猎。他神色肃穆,目光如炬,直视著缓缓驶入营中的商队。
商队为首的灰衣男子翻身下马,双手捧著明黄锦帛,快步上前,来到吴三桂面前道:
“锦衣卫百户廖勇,奉上諭,护送平西伯家眷陈氏归营,並携圣旨一道!”
吴三桂微微頷首,沉声问道:
“廖百户,圆圆何在?”
廖勇侧身一让,商队中央的一辆马车帘幕微动,一只素手轻轻挑开帷幔。陈圆圆缓步下车,一袭素色衣裙,面容清瘦却依旧明艷。她抬眼望向吴三桂,眸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迅速垂首,盈盈一拜:
“妾身...见过將军。”
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但很快被冷峻取代。他上前一步,虚扶一把,低声道:
“一路辛苦,且先入营歇息。”
陈圆圆轻轻点头,目光却不著痕跡地扫过廖勇,二人眼神交匯一瞬,又迅速分开。
……
辰时。
丰润大营校场点將台,香案高设,烛火通明。
吴三桂率眾將与关寧全军跪伏於地,廖勇立於案前。
吴三桂开口道:
“圣躬安否?”
廖勇拱手於南道:
“圣躬安!”
隨后开始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平西伯吴三桂,忠勇素著,朕心甚慰。今流寇肆虐,社稷危殆,特加封尔为平西大將军,总督山东军务,剿贼安民。尔父吴襄、长子吴应熊、幼弟吴三辅等,朝廷已妥善安置於南京,勿忧。陈氏既归,当助尔安定军心,共襄国难。钦此!”
场內一片寂静,唯有眾人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吴三桂双手接过圣旨,沉声道:
“臣,领旨谢恩!”
待眾人起身,廖勇拱手笑道:
“平西伯,太子殿下特意嘱咐,粮餉已从江南起运,三日內必达山东。殿下还说...望將军勿负朝廷厚望。”
吴三桂脸上堆起笑容,拱手道:
“本镇必不负朝廷厚恩,廖百户一路辛苦,本镇已在帐中备下薄酒,还请赏光。”
廖勇却微微摇头,从怀中又取出一卷黄纸,正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