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开创新方法(2/2)
他立即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尝试用量纲分析的方法估算油滴的运动速度。
【检测到宿主行为:跨学科联想+图像构想分析】
【物理(流体力学)+0.8】
【图像记忆+0.7】
【额外奖励:学科交叉领悟+0.7】
下午的物理实验课是齐默最期待的环节。
实验內容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其他小组都按照课本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著。
齐默却和作为他搭档的赵明商量后,决定尝试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观察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默哥,你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
赵明摸著头,有些犹豫。
“课本上的数据范围太小了,我想看看极端情况下会怎样。”
齐默的眼睛闪著兴奋的光。
当斜面角度调到40度时,小车的运动轨跡明显偏离了理论预测。这个异常现象引起了物理老师的注意。
他眉头微皱,走过来问道:
“齐默,你们组的操作怎么和其他组不一样?”
“老师,我们想看看超出课本范围的情况。”
齐默指著数据记录本:
“您看,当角度大於35度时,摩擦力的影响变得不可忽略,这正好验证了您上周讲的临界条件概念。”
物理老师惊讶地看了看数据,讚许地点点头:
“很有探索精神,不过下次要先和老师商量。”
【检测到宿主行为:极限实验操作】
【物理(动力学)+1.1】
【物理(实验设计)+1.1】
放学后,齐默翻阅起了许静之前给他的那本生物类书籍,《非人灵长类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齐默刚翻阅了一会儿,便沉浸其中。
虽然里面的大部分內容都超出了高中范围,但他还是被书中描述的各种实验案例深深吸引。
特別是关於鸟类迁徙导航机制的研究,让他联想到物理中的磁场概念。
【检测到宿主行为:超前专业阅读,跨学科联想】
【生物(动物行为学)+1.2】
【物理(电磁学)+0.8】
【额外奖励:科研思维+1.0】
回到家,当他翻看系统日誌时,他发现:那些获得高额属性点的时刻,往往都伴隨著对新知识的深度思考和跨学科联繫。
“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碎片。”
齐默若有所悟地说道:
“而是要编织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
为了验证这个发现,他特意找出一道结合物理和化学的竞赛题: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率。
当他尝试用流体力学中的斯托克斯公式来建立模型时,系统立即给出了积极的反馈。
【检测到宿主行为:跨学科知识应用】
【物理(数学模型)+0.8】
【化学(电化学原理)+0.8】
【额外奖励:学科联动增益+1.0】
这个结果让齐默兴奋不已,他立即调整了接下来的学习计划:
决定每学习一个新概念时,都主动寻找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繫点。
比如学习生物课的酶促反应时,可以联繫化学课的催化剂知识。
复习语文课的修辞手法时,可以思考数学中的模式识別。
凌晨,齐默躺在床上回顾这一天的收穫,系统界面在黑暗中泛著微光,显示著最新的数据:
【当前总属性点:195.0】
【学科联动效率+15%】
这个数字让他感到踏实,虽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学霸还有很远。
但有了系统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每一个脚步都算数。
系统这时又提示了一句:
【检测到宿主最近熬夜过度,不利於长久学习】
【建议:科学作息】
“科学作息吗?”
齐默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