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此人……可是贾环?(1/2)
第67章 此人……可是贾环?
早朝之上。
户部尚书孙庭方出列,手持板,低眉敛目:
“臣孙廷方,有本启奏!”
就见圣上微微额首,孙廷方便低头道:
“启稟陛下,近日来,自直隶河北一带的洪灾,保定、河间、顺义等地的庄稼绝收,
当地灾民,卖儿卖女,民间大放利子钱,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且时至今日,灾民涌入京城外围,盘踞於永定门、广渠门一带,乞食求生,恐生变乱。”
话音才落,朝上眾人神色不一,而作为九门提督的董崇山更是眉心微。
他作为九门提督,维护京城治安,手中掌管的,乃是京中唯一的军队,论起流民之事,可大可小。
若是这段时日,被有心人见缝插针,在神京中滋生暴乱,恐怕他也要吃好大一顿掛落,由此可见,流民一事——.不得不防。
只是下一刻,朝堂诸公便有人站出来,开口道:
“孙尚书所言甚是。只是流民同样乃是我朝子民,若是强行驱逐,恐怕有损圣上仁德之名·...”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有关流民,乃至今年直隶河北等地的賑灾事宜,议论纷纷。
康帝只是坐於高位上,顶著略有些斑白的两鬢,神情淡淡地看著下方臣子爭论不休,
直到最后,才算是拍板:
“顺天府、直隶总督严查地方官吏”
“户部即刻拨银,於京郊设粥厂十处,每日施粥两次———“”
等到话语渐歇,这朝堂上有关京畿周遭的灾情,才有了初步的应对措施。
只是下朝时。
康帝还是把几个儿子,都一道叫到养心殿內,一块儿问话:
“太子,直隶河北一地,灾民常年流离失所,你以为,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就见站在康帝下手,站於眾皇子身前的,赫然就是復立后的太子庆初。
当了那么久的废太子,如今再身处养心殿,听到康帝叫一声“太子”,询问有关地方治理和治国之策,庆初恍惚间,有一种时光倒流,回到从前的错觉。
只是他心中明白的很,就像是西洋镜破碎了,即便再度粘上,也依旧存在裂纹。
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再也回不到过去。
有些话-曾经可以说,现在却不知道该不该说,能不能说了。
父子间,终究有了嫌隙。
庆初掩下心中苦涩,面上还是一副神色如常的模样,拱手回道:
“父皇,儿臣以为,河北等地灾情频发的缘由,乃是由於其黄河多次改道,下流泥沙堵塞淤积,河床不断抬升才形成的局面。”
“且河北一地,素来又有九龙入津,一龙出海之说。一旦上游暴雨连绵,下游极易溃堤,形成洪水漫溉局势。”
此番回答中规中矩,且以太子之才能,当初是康帝亲眼教导他文治武功,怎能不知道,太子说这话,又避重就轻之嫌?
康帝神色淡了下去,便转过头,询问老大、老八和老四等皇子。
老八素来有贤王之名,论起賑灾一事,多是快速賑济,控制民怨,虽然有一时之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