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能力挥索(1/2)
第2章 能力探索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欞照进西厢房时,李一凡已经醒了。自从病癒后,他就再也没能像以前那样一觉睡到天亮。那块石头似乎改变了他的某些生理规律——需要的睡眠变少了,食慾也下降了,但精神却异常清醒。
少年从枕头下摸出红布包裹的石头,感受著它传来的微弱脉动。这已经成为他每天早上的仪式。石头不再像最初那样烫手,但温度始终比周围环境高一些,像是拥有自己的生命。
“今天试试看能不能移动更重的东西。“李一凡对著石头自言自语,然后把它塞进贴身的衣袋。
院子里还静悄悄的。父母习惯晚起,这给了他宝贵的独处时间。李一凡躡手躡脚地来到枣树下,盘腿坐在那块平坦的青石上。闭上眼睛,他开始按照过去几天摸索出的方法集中注意力。
首先是呼吸。深吸气,屏住,缓慢呼出。重复三次后,他感觉自己的意识开始下沉,就像潜入一潭静水。周围的声响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声音“——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而是直接在大脑中形成的感知。
枣树的根系在地下蜿蜒伸展,他能“看“到;蚂蚁在树干上爬行,他能“数“出它们精確的数量;甚至远处正房里父母平稳的呼吸声,他也能清晰分辨。这种感知能力隨著练习日益增强,范围也在扩大。
但今天,李一凡有更具体的目標。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面前地面的一片枯叶上。叶子不大,约莫半个手掌大小,边缘已经蜷曲。少年伸出右手,掌心向下悬在叶子正上方约十厘米处,然后开始集中精神。
起初什么也没发生。李一凡皱起眉头,加大了“推力“——这是他给自己精神力量起的名字。忽然,叶子的边缘颤动了一下,接著整片叶子慢慢离开了地面,晃晃悠悠地升到与他的掌心平行的高度。
“成功了!“李一凡差点喊出声来,赶紧咬住下唇。这一分神,叶子立刻飘落回地面。但他没有气馁,反而兴奋得心跳加速。前几天他只能让叶子轻微颤动,今天终於实现了完全悬浮!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他反覆练习这个动作,直到能够稳定地將叶子悬停在任何想要的高度,並且可以控制它做简单的水平移动。隨著练习,他注意到一个规律:当他把石头握在左手里时,精神力的效果会明显增强,叶子移动得更流畅,消耗的精力也更少。
“你到底是什么东西...“李一凡摸著衣袋里的石头喃喃自语。阳光已经升高,院子里开始有了人声。他收起石头,决定下午继续探索。
午饭时,父亲李德海宣布了一个消息:“一凡,明天开始你得回学校了。已经缺课两周,再不去老师该有意见了。“
李一凡正用筷子戳著碗里的米饭,闻言抬起头:“爸,我感觉还没完全好...头有时候还会疼。“
“少装相。“李德海哼了一声,“我看你这两天在院子里活蹦乱跳的,哪像有病的样子。“
王秀兰给儿子夹了一筷子咸菜:“去吧,落下太多功课不好。再说...“她压低声音,“现在难得不打仗了,多学点知识,好找份营生。“
李一凡不情不愿地点点头。其实他根本不想回那个吵闹的教室,尤其是在刚刚发现自己有这种神奇能力的时候。但转念一想,学校操场后面那片小树林或许是个不错的试验场地...
下午,趁父母出门的工夫,李一凡又溜到院子里。这次他带了几个不同的物品:一枚铜钱、一个小瓷碗、一块木炭和一把铁钥匙。他把这些依次排列在青石上,准备测试精神力对不同材质物体的影响。
铜钱最容易操控,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让它旋转著升到空中;瓷碗要困难一些,但经过几次尝试后也能移动;木炭的反应很奇怪,精神力接触它时会有种粘稠感,像是穿过了一层油脂;最麻烦的是铁钥匙,几乎完全不受影响,即使用尽全力也只能让它微微颤动。
“为什么金属这么难控制?“李一凡挠著头,百思不得其解。他决定换一个方向试验——不是移动物体,而是“看“进物体內部。
这个念头一出现,他眼前的铜钱突然变得透明起来。不是视觉上的透明,而是在他脑海中形成了另一种图像:他能清晰地“看“到铜钱內部的金属结构,那些微小的晶粒排列方式,甚至氧化层的厚度。这种视角比显微镜还要神奇,因为它展示的是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完整构造。
“太厉害了!“李一凡兴奋得手都在发抖。他立刻將注意力转向瓷碗,同样获得了內部结构的图像——釉层下的陶土质地,烧制时形成的气泡分布,碗底一道几乎不可见的裂纹...
当他“观察“木炭时,看到了更多细节:碳元素的排列方式,残留的植物细胞结构,甚至能分辨出这块木炭来自什么树种。但最震撼的是铁钥匙——金属內部的晶格结构复杂得令人目眩,电子在原子间流动形成的微小电场清晰可辨,难怪精神力难以影响它。
这个发现让李一凡激动不已。他迫不及待地想测试这种“透视“能力的极限。院子里那只猫正好溜达过来,在他脚边蹭来蹭去討食吃。少年蹲下身,尝试著將精神力投向这只活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