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我的摩託梦(1/2)
初夏的四九城,阳光透过四合院老槐树的枝叶,在李一凡的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一凡坐在自家门前的石阶上,面前摊开著一张牛纸,手中的铅笔在纸上飞速移动,勾勒出一条条精確的线条。
“传动应该这样...“李一凡闭著眼睛,手指轻轻敲打著太阳穴。离合器的结构应该这样,此刻他的精神力正在观察张叔的三轮摩托。三天来,他几乎废寢忘食,將脑海中那辆摩托车的每一个零件都具现在图纸上。
“李一凡!吃饭!“母亲王秀兰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打断了少年的思绪。
“马上来!“李一凡头也不抬地应道,手中的铅笔仍在纸上舞动。最后一根线条完成,他长舒一口气,將图纸举过头顶,对著阳光仔细检查。
图纸上的摩托车线条流畅,每一个部件都標註了精確的尺寸和材料要求。车架,链条採用了他设计的特殊结构,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车轮放弃了辐条,合金一体成型借鑑了原子晶格的结构,理论上可以承受更大的衝击力;而车上的传动,轴承,离合器的设计更是精妙,利用金属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少摩擦。
“爸,你看!“李一凡兴奋地衝进堂屋,將图纸摊在饭桌上,差点打翻了一碗热腾腾的棒子麵粥。
父亲李德海放下筷子,扶了扶鼻樑上的老镜,眯起眼睛审视儿子的作品。这位轧钢厂的卫生员虽然文化不高,但几十年岁月,让他一眼就看出这份图纸的不凡。
“这...这是你想出来的?“李德海的手指颤抖著抚过那些精確的线条,“车架这个结构,厂里的八级工都不一定想得到。“
李一凡点点头,眼睛亮得惊人:“我算过了,用厂里那种低碳钢就行,但热处理工艺要调整。还有车轮,如果用铜合金的话...“
“等等,“李德海打断儿子的话,“你什么时候懂这些的?“
少年眨了眨眼,掩饰道:“图书馆借的书,还有...观察。“他没敢说自己能看见金属內部的原子排列,那太匪夷所思了。
王秀兰端著一盘炒白菜走过来,忧心忡忡地看著父子俩:“老李,你真要带他去厂里?他才十几岁...“
“十几岁怎么了?“李德海拍案而起,“我十四岁已经在药铺当学徒了!这孩子有天分,不能耽误!“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李德海就带著儿子出发了。李一凡背著装有图纸的布包,手里还提著母亲准备的乾粮和水壶。父子俩穿过晨雾笼罩的胡同,向位於城郊的轧钢厂走去。
“到了厂里,少说话,多观察。“李德海低声嘱咐,“张师傅脾气倔,最討厌別人对他的活计指手画脚。“
轧钢厂的大门出现在视野中,高大的烟囱喷吐著黑烟,厂区內传来金属撞击的轰鸣声。李一凡深吸一口气,空气中瀰漫著钢铁与焦炭混合的气息,这味道让他莫名兴奋。
“老李!这就是你家小子?“门卫老赵玩笑著打招呼,“听说要当小工人了?“
李德海自豪地拍拍儿子的肩膀:“带他来见见世面。“
穿过嘈杂的厂区,他们来到一间宽敞的车间。十几名工人正围著一台巨大的衝压工具机忙碌,火星四溅中,通红的钢条被锻造成各种形状。
“张师傅!“李德海高声喊道。
一个满脸煤灰、膀大腰圆的中年汉子转过身来,粗壮的手臂上青筋暴起,一看就是常年与钢铁打交道的硬汉。
“老李啊,什么事?“张师傅的声音像砂纸摩擦般粗糙。
李德海將儿子推到前面:“我儿子设计了个东西,想请您帮忙做出来。“
张师傅挑了挑浓眉,接过李一凡递上的图纸,粗粗扫了一眼,突然瞪大眼睛:“这...这是摩托车?“
周围的工人们闻言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著。
“这么复杂的结构...“
“车架这样设计能行吗?“
“其它部分,如:轴承太精密了,咱们的设备做不了吧?“
张师傅將图纸摊在工作檯上,用满是老茧的手指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不时摇头或点头。最后,他抬头看著李一凡,眼中闪烁著不可思议的光芒:“小子,这真是你设计的?“
李一凡点点头,心跳加速。他能感觉到周围工人们怀疑的目光,但更多的是好奇和惊讶。
“理论上是可行的,“张师傅沉吟道,“但实际操作...“他指了指车间里的设备,“咱们厂没有这么精密的加工能力,特別是轴承,离合器部分。“
李德海急忙说:“张师傅,您想想办法。孩子为了这个熬了好几个通宵...“
“材料费至少五百元,“张师傅打断他,“还不一定能成功。“
五百元!这在1950年相当於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李德海的脸色变了变,但看到儿子期待的眼神,咬牙道:“行,我做主了。“
李一凡却突然开口:“张师傅,能让我看看加工过程吗?也许...有些地方可以简化。“
张师傅哼了一声:“小娃娃懂什么?“但还是挥手示意工人们准备材料。
接下来的场景让李一凡终生难忘。巨大的熔炉中,钢块渐渐变得通红;重达数吨的锻锤將钢锭砸扁;车床的刀头在金属表面切削出精確的形状...每一道工序都伴隨著震耳欲聋的噪音和灼热的气浪。
但最吸引李一凡的是金属在高温下的变化。他集中精神,视野穿透了钢铁表面,看到铁原子在高温下剧烈振动,晶格结构发生改变。一种奇妙的衝动在他心中升起——如果能控制这种变化...
“小心!“一声惊呼打断了李一凡的思绪。一根刚出炉的钢樑因为內部应力不均,在冷却过程中突然扭曲变形。
“又废了一根!“张师傅懊恼地拍著大腿,“这批材料的质量太差了!“
李一凡悄悄靠近那根变形的钢樑,將手轻轻放在尚有余温的表面上。闭上眼睛,他的精神力渗入金属內部,感知到原子排列的紊乱。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似乎能“推动“这些原子,让它们重新排列整齐。
隨著精神力的释放,钢樑內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子在无形的力量引导下,逐渐回到应有的位置。当李一凡睁开眼睛时,钢樑已经奇蹟般地恢復了平直。
“咦?“张师傅惊讶地检查著钢樑,“刚才明明弯了...“
李一凡赶紧退到一旁,心跳如鼓。他刚才做了什么?那种控制金属的感觉如此真实,却又如此不可思议。
车架的製造继续进行。在李一凡的暗中引导下,每一块钢材都达到了最佳状態。张师傅虽然困惑於今天异常顺利的加工过程,但也没多想,只当是自己手艺精进了。
然而,当轮到製造车轮时,真正的难题出现了。
“这个辐条结构太复杂了,“张师傅擦著额头的汗水,“咱们的模具做不了这么精细的纹路。“
李一凡盯著那团刚从熔炉中倒出的铜水,金红色的液体在模具中缓缓流动。在他的精神视野中,铜原子自由地游动著,尚未形成固定结构。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形成。
“张师傅,我能在这看著吗?“李一凡装作天真地问,“我保证不打扰您工作。“
张师傅挥了挥手:“隨你便,但离熔炉远点,危险。“
等工人们暂时离开去吃饭时,李一凡迅速行动起来。他站在熔炉旁,將双手悬在铜水上方,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释放精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