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哭泣国要动手了?(1/2)
第299章 哭泣国要动手了?
大部分资本世界出来的人,都是唯利是图的,但是,也有少数人,是有理想的,为了理想,他们愿意做任何事情。
眼前的这位,是狂热的太空爱好者,希望人类有朝一日,能大规模进入太空。
六七十年代,当美国佬搞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时候,这老兄以为,距离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就是一步之遥了,只是没想到,阿波罗登月已经是最辉煌的时候了,之后,人类的太空探索就进入了低谷。
要进入太空,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钱!阿波罗计划,了美国当时全部科研经费的百分之二十!现在呢?在航天领域里,科研经费占比已经不到百分之五了!
太空城这种耗资巨大的项目,怕是会永远停留在想象中了!
所以,奥尼尔是从东方看到了希望,才会全力帮助的。北斗一代,只需要两颗卫星,就能建立一个区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要是建成了,他就可以去nasa忽悠了!
带着这种想法,奥尼尔对东方的这个项目,充满了期待,现在东方遇到的这个问题,他能解决!
“是啊,到目前为止,人类依旧在地球村里打打杀杀,丝毫不知道自己有多幼稚,抬头看看,星空多么璀璨,我们的未来,应该是星辰大海!”
秦亮这句话,只是简单的顺着对方的话茬说下去而已,没想到,奥尼尔却激动起来。
“没错,在地球上的争斗,真的是太幼稚了,当年的大航海时代,诞生了多少探索新世界的伟大的先驱,现在,我们探索的脚步,应该迈向太空!可惜,没几个人重视这些,他们的眼光都太短浅了!秦,对于征服太空,你有什么见解吗?比如说,太空城市……”
“就目前来说,太空城市还是太遥远了。”秦亮说道:“我们目前要解决的,是低成本进入太空的问题,如果不能把发射成本降低下来,那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没错,你说得对!”奥尼尔的眼睛里,神采奕奕:“必须得降低发射成本,重复使用是个很好的办法,在这点上,我看好航天飞机……”
“我不看好。”
奥尼尔一愣:“为什么?”
“航天飞机太复杂了,虽然理论上说有往返一百次的能力,但是实际上远远达不到,甚至在十几次使用后,就会出现无法挽回的严重损失。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看看航天飞机的实际运营情况,到时候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了。”
“为什么?咳咳,我是说,你怎么做出这种判断的?”
“这个嘛,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航天飞机的结构啊,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使用的是液氢液氧发动机,为了重复使用,直接装在了航天飞机的尾部,这样固然能节省开支,而且燃烧后很干净,但是,氢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在大推力发动机方面,老毛子主攻液氧煤油的路线,而美国佬主攻液氢液氧发动机,当年阿波罗计划能成功,680吨推力的f1发动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后来,在造航天飞机的时候,就直接用了这种类型的发动机。
液氢液氧燃烧的产物是水,非常干净,所以这发动机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会结焦,听上去好像很好用,但是实际上……氢脆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发动机迟早都得出问题。
后世两架失事的航天飞机,甚至都不是这种问题,仅仅一个小问题,就会让航天员们血洒太空了。
“那你说该用什么发动机?”
“液氧甲烷,这种发动机的产物同样很干净,不会结焦,可以满足多次使用,而且不会有氢脆现象,而且,液氧和甲烷的液化温度差不多,两者的燃料箱可以放一起……”
秦亮对航天技术不是特别懂,但是他知道什么路线是正确的,现在,既然眼前的奥尼尔想要获得低成本进入太空的方式,那自己就给他画个饼,让他回去之后,可以更卖力地帮己方的忙。
这种纯粹的人,只要取得在科研上的认同感,接下来的合作会非常轻松。
“您说的这些……还真有趣。那航天器呢?还是航天飞机吗?”
“不,我刚刚说了,我不认为航天飞机有多好,结构复杂,必然会带来可靠性的降低,还是传统的火箭加宇宙飞船的方式最可靠,当然,为了降低成本,一级火箭可以做成是可以回收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秦亮在讲,其他人在听,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全新的,都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奥尼尔的目光中,神采奕奕,他看向秦亮,满是崇拜。
一个小时之后。
“秦,今天来这里,收获很大,我感觉到太空城市的前途更加光明了!你说的这些技术……都是你们西工大已经开始研发的吗?”
“我们目前还在论证阶段,毕竟,我们的第一个项目,还是导航卫星。等导航卫星上天,才会考虑这个新的项目。”
“嗯,我回去之后,立刻就去帮助你们协调原子钟,虽然不能保证获得军方的采购价,但是最多不会上浮百分之十。”
“好,那我们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留他们吃过午饭,秦亮和王教授等人热情地送他们上车,看着车辆远去,王教授开口:“如果他们真能协调过来星载原子钟,那可就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嗯,这样研发时间长短就没关系了,可以让我们核物理专业的师生们慢慢搞。”
“什么?你是说,除了买之外,还要自己搞?”
“对啊,那是肯定的。”秦亮说道:“就算是这次能买到,你以为下次还能买到吗?我们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购上,外购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还可以套取一些技术,接下来,还是得靠自研。”
说话间,外面噼里啪啦的声音,再次响起。
秦亮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马上要过年了啊!”
连续几次过年都是回老家的,这个年,老爹几次推辞不回去了,留这里就行,让秦亮带着杨朵儿,去首都陪丈母娘过年。毕竟去年就说过,今后两家轮着来。
老爹在这方面,还是很开明的,杨朵儿的母亲来东方打拼,过年也很孤独,今年,得让她家里热闹热闹了!
首都,某四合院。
安妮手里拿着浆糊,给大门刷上长条形状,然后去拿对联,刚刚展开,呼啦啦……风一吹,对联就裂开了一个大口子,等她将对联贴大门上,发现不粘,浆糊已经冻住了!
这首都的冬季,真是……让人无可奈何啊。
就在安妮看着手里的两个半截对联发愁的时候,一辆车开动过来,停在门口,车上下来两个人。
“妈!”
这声音,叫得无比亲热,安妮瞬间一愣:“亮子,朵朵,这大年三十,你们怎么不在坝上?”
“妈,这个年,咱们就在首都过了!”
“妈,这对联需要卷起来,一边展开一边贴,这浆糊里,需要加一些盐,来,我给你重新整!”
秦亮对贴对联,有着很丰富的经验,毕竟,坝上的气候,可比这里冷多了!
很快,火红的对联贴了上去。
十里春风,长安两路。
千年晓月,永定一桥。
这对联,一看就是《东方青年报》上刊登的特色对联,这字迹……
“妈,这是谁写的?”
“我。”
“妈,您这毛笔字真不错啊。”
“那是自然,咱妈小时候,也是大家闺秀……”杨朵儿很是骄傲,安妮的脸微红。
“走,赶紧进屋,咱们吃饭去!”
“亮子,你爸爸真是太……”饭桌上,安妮满脸感慨地开口,又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
这个时代,东方的传统观念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儿子和儿媳没在自己家,反而跑去娘家过年,这算怎么回事?咱们是娶媳妇,又不是当上门女婿。
秦亮的父亲能考虑到亲家母过年孤独,让儿子和儿媳陪亲家母过年,太难得了。
“太过分了是吧?”秦亮笑着说道:“一个人留在美国搞科研,老婆孩子都不管。”
“我说的不是朵朵的爸爸,是你的爸爸……”
“嗯嗯,都是我爸。”
于是,这话题就说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