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天下骂名我来背(1/2)
第136章 天下骂名我来背
众人都有话想要问,但见宋启山气压有些低沉,都不敢多言。
宋念守和宋承奕也没出声,便跟着宋启山进了屋。
谢玉婉拉着宋念云的手,叹气道:“生死离别,悲欢离合,咱们家经历的越来越多了。你和雨之,可要好好的。”
宋念云嗯了声,林雨之今年也九十多了,虽说在宋家被当半个儿子看待,有好东西都会让宋念云给他带上一份。
但他的武道天资并不高,到现在只有武道第十境。
按照前人的经验,离寿终正寝还有十来年,除非能再有突破。
屋子里,宋启山关上门。
随手挥出一道劲气,充斥着整个房间,化作隔绝声音的保护层。
做完了这件事,他才转身看向宋念守和宋承奕。
两人已经主动跪了下来,宋承奕更是率先开口道:“爷爷,王都之事,乃我自作主张,不关小叔的事。”
“不关他的事?”宋启山脸色有些沉:“那些掌柜的,在你贺爷爷登天当日,便被他喊来了秋谷城。他若不知情,如何能让掌柜的来这么早!”
宋承奕还想说什么,却被宋念守挡住。
这位宋家最聪明的儿子,面色平静道:“爹,此事我确实知情。虽说是为了宋家将来千秋万代,但愿意认罚。”
“要罚就罚我!小叔并未做什么错事,罪责在我!”宋承奕道。
宋启山走到两人面前,伸出手,狠狠的一巴掌打在宋承奕脸上。
他的手劲何其大,宋承奕被打的倒飞出去,重重撞在门板上,又被劲气弹了回来。
嘴角溢血,趴在地上起不来。
宋家在王都乃至皇宫,都埋有眼线。
贺周知身死,知情人让殷悠宁杀的精光,外人不知情还可以理解。
但贺明才被伏杀,怎可能不知道。
然而直到殷悠宁自王都假传圣旨,宋家才收到消息。
只因为王都的眼线,被宋承奕私自撤走了。
他是第三代中,最像宋念守的。
极其聪慧,心思细腻,城府极深。
贺周知的身体越来越差,宋承奕早已通过眼线汇报的消息判断出,其命不久矣。
所以他让眼线撤出王都,放弃所有消息来源,静观其变。
果不其然,贺周知登天之后,殷悠宁立刻发动了兵变。
贺明才一家被杀的只剩个贺复睿,宋承奕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甚至他想的是一个都不留。
但内心始终还抱有一丝丝侥幸,或许殷悠宁不会那么狠毒。
结果显而易见,殷悠宁蛇蝎心肠,干了所有预想到的坏事。
贺周知死的当天,宋念守和宋承奕,一个在秋谷城,一个在隆安城。
同时召集了所有明里暗里的掌柜,做好了掠夺天下资源的准备。
宋念守确实没主动做什么事,但他既然召集了掌柜,显然知晓内情,且没有阻止宋承奕。
这叔侄俩,想的一样。
宋家的未来,远比任何人都要重要。
哪怕是贺家!
宋启山面沉如水:“明才在咱们家生活那么久,你也不是没和他相处过,怎就能如此狠心!”
宋承奕从地上爬起来,依然跪在地上,低头道:“因为我知道,爷爷是狠不下这个心的。”
宋家将来要弑仙,每一步都要走的精准,不能有丝毫偏差。
把所有能预料到,不能预料到的事情,都得考虑进去。
之所以做了这件事,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贺周知做皇帝做的太好了。
他把天下治理的兴兴向荣,国力每日都在增强。
无论文武百官,还是平头百姓,都夸赞他是千古第一圣君。
大周王朝创立四十多年,几乎已经恢复到梁国鼎盛时期。
下一任皇帝若无意外,将是贺明才。
贺明才并不是一个擅长治理国家的人,但朝中被贺周知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只要他不乱来,大周王朝百年之内,只会更好,不会更差。
而贺明才对儿子,孙子的管教,也很严厉,没听说过有仗着皇室身份,作奸犯科,胡作非为的。
因为他在宋家长大,熏陶出了很好的家风,并带到了自己家。
到了第三任皇帝,几乎可以想象,又会是一个贤明君王。
周边各国,可没这么好的运气。
虽然内乱大多已经平定,但皇帝近一半都在忙着享受,和大周王朝根本没法比。
无论贺明才还是将来的第三任皇帝,都有极大概率开疆扩土,让王朝走向更加鼎盛。
宋承奕知道家里将来要做什么,也知道王朝气运和那件事息息相关。
大周王朝盛世越久,宋家成功的概率降低的越多。
甚至可能发生仙人降临,宋家尚未完成准备的最坏情况。
从理智角度来说,大周王朝平庸,乃至混乱,弱小,才算最符合宋家需求的。
然而这种概率,在之前看来实在太小了。
所以,贺明才不能当皇帝,他那些接受了良好家风熏陶,一心要成为比爷爷,太爷爷更伟大君王的儿子,孙子,也不能当皇帝。
可是怎么解决呢?
所有人都知道,宋启山是个重情义的性格。
跟贺周知情同手足,贺明才又是亲眼看着长大了,几乎等于没有血脉的儿子了。
或许让贺明才主动放弃皇位,是一个选择。
贺周知已经留下遗诏,要把皇位传给贺明才。
倘若此时宋启山开口说,你不能做皇帝,你的儿子孙子也不能做皇帝,得让贺明言来做。
贺明才会答应吗?
他的儿子,孙子,会答应吗?
答案显而易见,皇帝的诱惑,不是谁都能忍住的。
即便是贺周知,当年也没忍住。
所以宋启山一直在犹豫,该如何更好的处理这段关系。
宋承奕却不想等了,他要借这件事,完成一轮对大周王朝的清洗。
让更适合做皇帝的人去坐那个位置,让大周国力提前进入衰退,同时还要靠着宋家的力量,保证王朝可以延续。
想这样做,宋家就必须完全掌控整个大周的资源!
世家入王都,宋承奕知道,甚至有一些犹豫的世家,还是他派人暗中怂恿去的。
就是为了在兵变之后,合理的出手,此为师出有名。
宋承奕低着头,道:“爷爷,我知道您顾忌跟贺家的关系,无法当机立断,从他们手里夺走这些资源和权力。”
“但咱们家,等不起!”
“您不愿做的事,我来做。您不能背的骂名,我来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