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荒唐(1/2)
次日卯时,奉天殿內钟磬齐鸣,余音裊裊。
文武百官依品级排列,鱼贯而入,朝服整齐,面容肃穆。
今日的朝会与往日略有不同,太子朱標久违地出现在了东侧的太子位上,他身形略显清减,但目光依旧温润平和。
自太孙薨逝,朱標已有十余日未曾上朝,今日突然现身,让不少官员心中暗自揣摩,目光频频投向那道身影。
一些心思活络的,已在盘算这是否意味著朝局將有新的变动。
老朱端坐龙椅,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將各人神色尽收眼底。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他声音不高,却自带威严。
话音刚落,礼部郎中王敬自文官班列中走出,手捧奏摺,脚步稳健,声音洪亮: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老朱眼皮微抬,目光落在他身上:“说。”
“臣弹劾通政使张紞,祸乱朝纲,越俎代庖!”
王敬手持玉笏,声音在奉天殿內激起层层迴响。
“通政司本为转呈之衙,职责明確,上传下达。
而今张紞胆大妄为,竟敢对各部院呈上之奏章妄加评断,分等划级,更擅自刪减,形成所谓的『摘要』。
此举实乃僭越权责,无视部院之辛劳,破坏朝廷纲纪!”
他深吸一口气,偷偷瞥了一眼龙椅上的朱元璋,见其面色无波,心中稍定,继续朗声道:
“各部院奏章,皆经主官与同僚反覆斟酌,深思熟虑而成,字字句句皆有所指。通政司不过传递之司,安敢妄加斧削,以己之昏昏,评他人之昭昭?
此例一开,恐各部院奏事之权尽归通政,官员为求奏章上达,必先揣摩通政司之意,长此以往,必致政令壅塞,上下蒙蔽,奸佞或可藉机弄权!”
说到激动处,王敬的鬍鬚都在微微颤抖,他再次躬身:
“臣请陛下明鑑,速罢此乱政之举,严惩张紞越权之罪,以正朝纲,以安百官之心!”
殿內群臣闻言,顿时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
不少官员交换著眼色,有人暗自点头,显然对王敬之言深以为然;
亦有人眉头微蹙,看向通政使张紞。
张紞站在班列中,宽大的袖袍下双手紧握成拳。
而站在他身后的通政司右参议刘璟,却依旧神色从容,嘴角甚至噙著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饶有兴致地扫过王敬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
老朱的脸色终於沉了下来,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盯著王敬,殿內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几分。
好嘛,咱还没找你算帐,你自己倒是先跳出来了。
“你说通政司越俎代庖?”老朱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王敬被老朱的眼神看得心头髮毛,背脊有些发凉,但话已出口,只能硬著头皮道:
“正是!陛下,此举实乃坏了规矩,长此以往,国將不国,若不严惩,恐怕……”
“闭嘴!”
老朱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嘭”的一声巨响,震得殿內眾人心头一颤。
“来喜!”
“奴婢在!”
来喜快步上前,躬身候命。
“去把这王敬昨日呈上的奏摺拿来,让他当著满朝文武的面,一字不漏地给咱念出来!”
来喜连忙应声:
“奴婢遵旨”。
他转身快步走向王敬,从袖中取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奏摺,双手奉上。
王敬脸色瞬间煞白,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看看奏摺,又看看龙椅上盛怒的皇帝,想要拒绝,嘴唇翕动:
“陛下,臣……臣昨日之奏,乃是……”
“念!”
老朱的声音如同寒冰,不容置喙。
王敬颤抖著双手接过那本熟悉的奏摺,只觉得奏摺如同烙铁,格外的烫手。
可皇命难违,他只得硬著头皮,展开奏摺,开始朗读:
“臣闻古之圣王,设官分职,各司其守,丝毫不紊。
通政司者,转呈之衙也,职在传达,不在评断。
今张紞身居通政使之位,不思恪尽职守,反妄自尊大,擅立等级,评判奏章,实乃僭越之举,藐视朝廷法度……”
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说到本朝,王敬初时还想维持声调,但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小,脑袋也有些发懵,仿佛自己在摇晃。
一盏茶的工夫过去了。
殿內眾臣面面相覷,有的强忍著呵欠,有的低头不语,暗自摇头。
念到后面,王敬的声音已经细不可闻,额头上的汗珠更是滚滚而下,浸湿了衣领。
“……若不及时纠偏,恐致宗庙失序,社稷动摇,望陛下明察秋毫,以安天下……”
他终於念完了最后一句,声音嘶哑。
“念完了?”
老朱的声音锐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