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古祠风雨將满楼(2/2)
他能感觉到,一股冰冷刺骨的锐气,已然自他胸前那厚实的肌肉与坚硬的胸骨之间,狠狠地钻了进去。
鲜血,如同决堤的洪水般,自他胸前的破甲处狂喷而出。
“呃……啊……”
铁牛喉咙中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嗬嗬怪响,他想低头看看自己的胸口,却发现身体已不听使唤。
手中的巨锤哐当一声,砸落在地,激起一片尘土。
他那魁梧如山的身躯,也如同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踉踉蹌蹌地向后连退了七八步,仰天摔倒在地。
胸前的血洞如同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泉眼,汩汩冒著热气腾腾的鲜血,眼看是活不成了。
“铁牛!”
“四弟!”
那独目剑客、贼眉鼠眼的瘦子、美貌少妇和狐狸帽少女,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惊呼!
他们谁也没想到,方才还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铁牛,竟会在眨眼之间,就被这个看似任人宰割的瞎子一刀毙命。
尤其是那独目剑客,他那只独眼之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骇然之色。
他自问武功不弱,眼力更是过人,但方才江临那一记拔刀,他竟也只勉强捕捉到一道快得几乎要撕裂空气的残影。
“这是什么刀法?”他声音沙哑,带著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心头狂跳不止,“这小子不是瞎子吗?”
江临一刀功成,却並未追击,身形依旧如磐石般立在阿阑身前。
他手中那口环首刀斜指地面,刀尖上的鲜血顺著残缺的刃口,一滴一滴,落在冰冷的石板之上,发出嘀嗒的轻响。
在这死一般寂静的祠堂之內,这声音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令人心头髮寒。
他那被布条紧紧蒙住的双眼,虽然依旧是一片黑暗,但他整个人的气势,却在这一刀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先前他像是一头遍体鳞伤隱忍蛰伏的孤狼,那么此刻,他便是一柄刚刚饮饱了仇敌之血,锋芒毕露的绝世凶刃。
剩下的“夜鸦”四人,都被江临这石破天惊的一刀,以及他此刻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凛冽杀气,给彻底震慑住。
一时间,竟无人再敢出声。。
就在这祠堂之內气氛凝重如铁,杀机与惊惧交织的当儿。
“咳,咳咳,敢问此地可是契骨旧部的归骨灵祠?”
一个略显苍老,却又带著几分刻意拔高的嗓音,冷不丁地从那被夜先前凿开的墙壁破洞外头传进来。
声音不大,在这剑拔弩张,血腥味尚未散尽的祠堂里,却像一根绣针掉在了铜盘上,突兀得让人心头一跳。
独目剑客等人闻声,皆是一惊,猛地转头望向那破洞。
他们方才全副心神都被江临那一刀所慑,竟未察觉到外面何时又来了人。
只见那破洞处,先是探进来一个头戴方巾,頜下留著一小撮山羊鬍的老者脑袋。
这老者约莫五十上下年纪,麵皮倒是白净,只是眼角眉梢堆满了细密的皱纹,此刻正一脸哎呀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尷尬与惶恐表情,小心翼翼地朝祠堂里头张望著。
他身后,又亦步亦趋地挤进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书童,肩上背著个鼓鼓囊囊的书笈,手里还捧著几卷用细麻绳綑扎得整整齐齐的泛黄书册。
一双眼睛瞪得溜圆,好奇地打量著祠內这诡异的景象。
这师徒二人,皆是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儒衫,与这破败荒凉尚有尸身横陈的古祠,显得格格不入,活像两只不小心闯进了屠宰场的羔羊。
“啊,诸位好汉。”
那老书生一脚踏进祠堂,一眼便瞧见了地上铁牛那死不瞑目的尸身,以及那泊泊流淌的鲜血,嚇得山羊鬍都抖成了波浪,脚下一个踉蹌,险些没一屁股坐倒在地。
他身旁的少年书童连忙伸手扶住,自己也是嚇得小脸发白。
老书生定了定神,连忙拱手作揖,声音也有些发颤,带著哭腔说道:“老朽,老朽师徒二人,乃是奉了本州紫阳书院山长之命,前来此地寻访些契骨部的古籍遗刻,以作考据修史之用。不想,不想惊扰了各位好汉,恕罪,恕罪,老朽师徒这就走,这就走。诸位好汉就不用送了,告辞,告辞。”
说著,他便要拉著那少年书童溜之大吉。
江临在黑暗中“听”著这老书生的言辞,心道:“紫阳书院,寻访古籍?这老傢伙说话条理还算清晰,不像被嚇傻了,倒有几分急智。只是这节骨眼上冒出来,未免有些太过巧合。”
那独目剑客此时也从最初的惊愕中回过神来,他独眼中凶光一闪,喝道:“站住!”
老书生师徒二人闻声,顿时僵在原地,连头也不敢回。
独目剑客沙哑著嗓子,缓缓说道:“老先生,既来之则安之,何必急著走?”
他这话,看似客气,实则已带上了浓浓的威胁之意。
剩下的三个夜鸦,贼眉鼠眼的瘦子、美貌少妇、狐狸帽少女,也已不著痕跡地散开,隱隱將这对师徒的退路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