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达成意向(1/2)
隨后几天,双方便展开了谈判。
谈判过程自然並非一帆风顺。
会议室里的气氛,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又在某个细节上达成共识后短暂缓和。
“中山先生,关於这个单价,”
李经理放下手中的报价单,指尖在某个数字上点了点。
“我们反覆核算过,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我们的利润空间,实在是……有些紧张。”
他身旁一位副手补充道:“是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还有我们预期的设备折旧,都需要考虑进去。”
中山拓也面带微笑,语气却不容置喙。
“李经理,各位,我们世嘉看重的是品质和长远合作。”
“这个价格,已经充分考虑了我们对產品良率的严苛要求,以及未来可能的技术叠代支持。”
“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並且我们支付的是现在一直在不断升值的日元,贵国这几年需要日元支付的地方也不少吧。”
李经理听到世嘉祭出了外匯大法,顿时心里一阵无奈,谁让华国缺外匯呢……
“那么交货周期呢?”
另一位负责生產的副经理眉头微蹙。
“贵方要求的首批交货量不小,时间上,我们希望能再宽裕一些。”
“市场瞬息万变,早一天铺货,就能早一天抢占先机。”
中山拓也回应,“我们理解贵方的压力。但为了確保每一块电路板都万无一失,赶工並非良策。不过,我们可以探討分批次、逐步增加交货量的方案。”
在涉及具体的价格、交货量、交货周期、品控细节、以及不合格品处理等核心条款时,双方唇枪舌剑,反覆拉锯。
有时候,为一个百分点的价格浮动,或是一周的交货期调整,双方就能討论上小半天。
李经理这边寸土不让,中山拓也那边也是步步为营。
在大致方向谈的差不多的时候,华科电子一方表示需要时间向上级匯报,並进行內部评估的间隙,中山拓也並没有閒著。
他利用这几天的空档,在石田先生和寺內董事、波多野董事安排的隨员的陪同下,迅速考察了香港其他几家规模和资质尚可的电子厂。
每到一处,他都看得仔细,问得也详细,不时与陪同的石田以及几位隨员交换几句。
“这家厂的设备,似乎比上一家要陈旧一些。”
“嗯,管理上也显得有些鬆散。”石田回应。
这些信息,对比之前参观的华科的工厂,无疑更坚定了中山拓也与华科合作的决心,同时也让他对香港电子產业的整体水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他以极快的效率,通过两位董事旗下的工厂名义,在暗中完成了一项布局。
他们迅速收购了一家位於港口附近,拥有自有物业的小规模电子厂。
这家厂的招牌都有些歪斜,厂房里瀰漫著一股淡淡的霉味。
原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眼圈发黑,精神萎靡,一见面就唉声嘆气。
中山拓也只是笑笑,让隨行人员直接谈价格。
对方是个烂赌鬼,本就急於脱手换钱还债,谈判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几乎没怎么还价就敲定了。
这个厂虽然规模不大,设备也算不上先进,但其他基础设施条件和区位条件其实並不差。
沦落到要出售,只能怪这家工厂摊上一个赌鬼老板,赌起来昏天黑地,於是工厂的现金都输的一乾二净,欠了工人好几个月工钱,甚至不少材料都已经抵押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