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竭泽而渔(1/2)
第321章 竭泽而渔
宛城。
刘邈与袁绍,已经在此地对峙多日。
袁绍在对岸修建基座为夯土构建,高度可达三丈以上的楼橹,堆土如山,以此可以在对岸隔着白水就能够射击宛城。
刘邈这边则是沿用刘晔发明的霹雳车,将大量人头大小的石弹射向楼橹,使其轰然坍塌,不能立人。
袁绍令士卒前往宛城城北想要挖通地道以抵达宛城,刘邈便在宛城四周都挖通堑壕,等到一有动静,就令士卒拿长叉、长矛将袁军士卒戳死。
袁绍又令士卒前往白水(淯水)上游将河流截断,试图让刘邈绝水而亡,但文聘、黄忠两个南阳人很快就给出对策,可以在城内掘井取水,反倒是不用出城取水,对刘邈军士卒更为安全。
袁绍又命轻骑 骚扰荆州、关中抵达宛城的粮道,刘邈命李严为护粮官。李严听说刘邈曾经在关中借助战车渡河,便也想到了战车与粮车相近,随即以一千辆车为一部,十条粮道并进,布车阵来保卫粮草,使得袁绍派来的轻骑不敢随意上前,此计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袁绍的操作竟然还没完!
他命令人在淯水上铺设浮桥,同时将自己造的战车运到了宛城的城门下。
这战车坚固锐利,车之所及,莫不摧毁。
周瑜见状,请求刘邈将城内丝绸收集起来,缝布为缦,随车所向而张设。布匹既悬空中,车竟不能坏,再次使得袁绍无功而返。
袁绍发了狠。
其在城外缚松香于高竿,灌油加火,欲烧布焚楼。
又在城四面穿地二十余道,用梁柱抵挡,再加油浇灌,放火烧柱,以求梁柱崩塌的时候,就能使得城墙也轰然倒下。
太史慈亲自领士卒手持长柄铁钩,以钩割竿,如此松麻俱落。
周泰、陈武则是在梁柱烧掉的时候,用木栅放置在通道口,用于抵御袁军的进入。
袁绍此时也是黔驴技穷。
无奈,只能是朝着宛城大喊:“刘邈!你邀我在此一战,却为何当了缩头乌龟?”
“到底是谁当了缩头乌龟,袁绍你自己心里清楚!”
刘邈也朝袁绍大喊。
“袁绍!我也是奉天子衣带血诏前去讨伐曹操的!你不问青红皂白就向我发动进攻,究竟是何居心?”
袁绍:?
他看着宛城那面使尽浑身解数的还无法攻破的宛城城墙后,终于笑了。
苦笑!
“我说怎么他最近没有半点动静,原来是指望利用大义裹挟我?”
幼稚!
“刘邈,汝想要借助汉室的大义来压制我,殊不知,我袁绍本身就是大义所在!”
袁绍双眼微眯,就要再想办法进攻宛城的时候,河北的许多信件却让袁绍忍不住皱起眉头。
来信者,有许多河北大儒、名士。
甚至,就连被囚禁的田丰也再次写了一封信给他。
“如今袁公是讨伐曹操那样的汉贼才前往中原的。也正因如此,天下有志之士都信服于袁公,让袁公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可现在袁公却放着许昌的天子还有公卿百官不去拯救,却自顾自的前往南阳和刘邈对峙,这难道不是会让天下人困惑,不知道袁公究竟是想要拥护汉室,还是争霸于天下吗?”
“奉劝袁公不要继续在南阳与刘邈做无谓的牵扯,而是应该顺应民心,尽快迎天子与百官回到河北啊!”
袁绍看到这些信件后,嘴角抖动,却依旧没有下达撤军的命令。
“我倒要看看,刘邈能够撑到几时!”
——————
小沛。
众将看到张郃、高览依旧没有退去,也猜到了袁绍的心思。
“袁绍,是想将这场不义之战继续进行下去啊。”
见到袁绍如此,众将非但没有担忧,反倒是开始欣喜。
“没有大义,将领就会迷茫,士气就会低迷,锋利的宝剑就会变钝,坚固的铠甲就会变薄。”
“现在,合该是主动与袁军作战的时候!”
“主动作战?”
徐盛眉头紧锁:“诚然,我军士气恐在袁军之上,但袁军兵力毕竟充足,又有骑兵当做支援,冒然出击,恐怕难以取胜!”
“文向放心。”
诸葛亮将之前收到的情报告知徐盛。
“自袁绍进入南阳后,仲达,还有孙策将军的兵马再无用武之处,他们已经选择退回小沛。”
“此外,之前主公从公孙瓒手中收到一批騋牝,文向可知道?”
“当然!”
刘邈还专门在琅琊设置马场,就是想用这些母马繁殖战马,好让南方将士也有稳定的战马来源。
“臧霸将军,以及公孙续正将那些战马驱赶而来,以作战马。”
“孙策将军麾下的战马,外加琅琊马场的战马加起来,已经足够组建一支五千余人的骑兵。”
“虽然数目依旧不及袁绍麾下战马,但是想要战胜张郃、高览,却是绰绰有余!”
徐盛听后,先是一愣:“可这……岂不是竭泽而渔吗?主公那边,难道会同意此事吗?”
“竭泽而渔,固然不可取。”
“可人要是都快饿死了,那竭不竭泽,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