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104章 后期製作

第104章 后期製作(2/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罗绝世:只会炸环的我全是操作 专业带飞,兼职网恋[全息] 截教首徒,一剑压洪荒 我被困在了末日 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 当万人迷拿成万人嫌剧本(万人迷np) 琳琅姝色/表哥恶我 美人难驯:世子的高枝不想攀 温稳(伪叔侄NP) 我对怪物的引力超绝

“婶子,这里做好標记,到时候会调成冷色。”

光看看胶片硬说,李庚和贝聿成都有点迷茫,李子成也不得劲。

想了想,他乾脆跑了出去。等再回来时,手里拿著好几样工具。

他先是在墙上钉了一块白布,然后在白布前方半米左右的位置竖起了一块小板。小板上有个小孔,约莫眼球黑色部分那么大。

然后李子成拉过另一根白炽灯,將光源对著了那个小孔。

一开始李庚三人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是当他將胶片拉出来,竖著放入光源和小孔中间后,白布上登时就出现了清晰的画面,而且还是彩色的。

“哎呀,这个办法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

刘瑛懊恼地直拍脑门。

千了二十多年的剪辑工作,就只是勤勤恳恳地趴在台子上剪啊剪的,却从未想过如何让剪辑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贝聿成两眼放光,情知李子成做的东西,绝对是电影剪辑工作的一大进步。

毕竟他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拍摄的內容了。

其实李子成弄的,不过就是平板剪辑器的简陋版,而且还没有电力驱动,並且还不够稳定。但能不能直观看到胶片上的画面,那效果是天差地別的。

尤其是当李子成拿起调色板和胶片对照在一起,白布上的画面一下子变成了冷色调,

他所说的效果登时清晰明了。

新的工作方法,让几个人热情高涨,立刻做了分工。

李子成负责主剪,刘瑛负责副剪,贝聿成负责归纳,李庚则给剪辑好的胶片做標记。

一天忙碌下来,进度是以前的五倍都不止。

“照这个速度,恐怕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剪完了。”

晚上在家里吃饭时,李庚兴致勃勃,头一次没有李子成。

贝聿成往儿子的碗里夹了块五肉,心情快慰,

“到底是年轻人,脑子活,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回头得跟厂里说说,如果推广开来,

能省不少事呢。”

见李庚也是一样的想法,李子成苦笑摇头。

“这玩意儿就是应急的,其实並不规范。如果技术不到家,反而会坏事。要想提升剪辑的效率,最好是引进专业的平板剪辑器。”

贝聿成顾不得吃饭,问道:“你说的平板剪辑器是什么样的?”

李家三口人都一个德行,只要討论起电影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李子成知道嘴上说不清楚,乾脆进屋拿了纸笔出来,当场给李庚、贝聿成了一份平板剪辑器的草图。

“您看,这几个圆盘一样的东西,都是转台。將胶片、声带分別掛在上面,就可以通过驱动进行剪辑、混音了。这里是屏幕,类似於电视一样的东西,让剪辑师当场就能看到画面,知道剪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这东西得不少钱吧?”

都是专业的,李庚和贝聿成一下子就看出了平板剪辑器的好处,可笑容却十分苦涩。

没钱的问题,其实也在困扰看各大电影厂。

这个没钱,指的不是没有人民幣,而是没有外匯。要买平板剪辑器,显然只能动用外匯。

对此,李子成並没有说什么。

平板剪辑器虽然风靡一时,但也很快就成为了古董。

1971年,cmx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非线性剪辑系统cmx-600。

注意,是系统,而不是剪辑器。

这是一款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產品。

因为就是从这里开始,电影的剪辑正式进入了电脑时代,甚至还是触控萤幕的。

剪辑师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標註剪辑事项。

但很可惜,这种先进的设备目前还仅仅在美国国內使用,就连欧洲都还没有引进。

这也是明年程龙第一次闯荡好莱坞,拿著把大剪刀要剪辑电影的时候,把好莱坞的人嚇够呛的原因。

閒话不影响正常的工作。

电影剪辑这块,李子成又跟了几天,发现贝聿成完全跟得上自己的思路,就和李庚去搞音效了。

他俩带著剪辑好的胶片来到音效室,这边也已经部署完毕了。

需要配的,是许灵均和老拐子在暴风雪夜戏份里的音效。

而做这种音效,长影厂已经非常熟练了。

场地中间放著个类似滚碾的东西,外面是一片一片的铁皮,只要摇动起来,就会发出狂风呼啸的动静。

虽然不是那么的逼真吧,但已经是这个时代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当胶片通过放映机出现在荧幕上,音效师就跟著节点摇动起来,而声音就会被录製,

再送到剪辑室进行混音合成。

如果不当成工作,而是玩游戏,还是很有趣的。

將来长影变成了博物馆,展览室里就放了这个东西,游客们可以自己操作,体验原始的音效製作方法。

目录
新书推荐: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戏闹初唐 皇恩荡漾 大明钉子户 大腕崛起 第三次机遇 宋时行 狮子与兔(BDSM) 土匪营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