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超豪华阵容(1/2)
第132章 超豪华阵容
来参加会议之前,汪洋和张景樺绝对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局面。
电影厂之间联合拍电影——
从来没搞过啊,都不专业呀。
导演、演员等工作人员,倒是经常跨厂,拍摄其他厂的电影。
可电影厂和电影厂合作,到底该怎么算?
“这次合作以谁为主导?”
汪洋资格老,即使面对这么多高层也不忧,问出了核心问题。
反正他是想好了,如果让北影厂给长影厂、八一厂做小,他是寧死不从的。
哪怕这个厂长不干了,他都不会答应,
这要是答应了,回到厂里还能拾得起头来?
至於广西厂.
让广西厂当老大,他们敢当吗?
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问,黄震严肃地道:“藉助今天的会议,將组建电影筹备委员会,我、司徒同志、贺静之同志、韦主任以及你们四个电影厂的厂长,都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我负责。”
此言一出,哪怕是长影厂的眾人都为之一震。
部级领导亲自掛帅,显然事情的重要性已经拔到了最高。
汪洋和张景樺对视一眼,全都息了其他的念头。
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该爭的时候是要爭。但眼见著局面搞这么大,他们要是还敢乱来,那就不是爭先恐后了,而是在爭著送死。
黄震继续道:“至於汪洋同志问的,谁来主导电影拍摄的问题,今天也可以明確下来。在电影筹备委员会下面,还会组建电影专项委员会,由李子成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人,
苏耘同志、汪洋同志、张景樺同志以及没有到场的韦必达同志担任委员,全权负责电影的拍摄工作。我强调一点,一切以李子成同志的意见为主。”
李子成登时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毕竟相比起其他的老革命,这小子才十九岁,却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他能行吗?
不过之前的內容,让眾人都意识到了不简单,因此並未发出任何质疑。
见场面可控,黄震十分满意,转向李子成。
“李子成同志,千斤重担都在你的身上了,你有没有信心啊?”
事到临头,李子成完全没有年轻人的胆怯和惶恐。那镇定的模样,仿佛千军万马若等閒。
“多谢各位领导的信任,予以我重任,唯有完成任务回报。”
想起上面来的一份评价,黄震再看李子成,目光里也是满是激赏。
“那你说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將会如何展开?”
苏耘、汪洋等人迅速认真起来。
之前说的东西,都是大而化之的。虽然涉及到了权力的划分,但这几位其实並不在意。
明显是国家主导的项目,他们只是负责执行的。
筹备委员会也好,专项委员会也好,都是临时机构。电影拍完之日,这些机构也就解散了。
但具体的拍摄过程中,可就涉及到各个厂子的利益了。
李子成翻开自己面前的本子。
这段时日他也没有閒著,思路什么的也准备了一些。
“按照国家的要求,我们要拍前所未有的战爭电影,並且通过这部电影展现更多的东西,那么就需要全新的运作模式,这样才能如臂使指,效率通畅。我准备亲自担任电影的总製片人,请苏厂长、汪厂长、张厂长以及韦厂长担任副总製片人,全权主抓所有环节。”
这个说法,让许多人为之一愣。
贺静之忍不住问道:“李子成同志,不是该你来担任导演吗?”
《伐木人》的情况,他们已经很了解了。
虽然导演掛的是李庚、贝聿成的名,但严格算起来,李子成在其中的作用更大。
李子成摇摇头,很肯定地道:“一部电影的好坏,相比起导演来,製片人更加重要。
这是整部电影的大脑,要负责连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只有製片工作做好了,其他的才能保证推行下去。”
既然有机会,李子成便决定推行一下製片人制度。
不管怎么说,製片人中心制对於电影行业来说,远远要比导演中心制更科学合理。
因为製片人更理性,可以让项目变得可控。
与之相比,导演因为身上背负的艺术因素,往往在拍摄的过程中更加散漫一些,经常製造不可控的变故出来。
老谋子、大诗人、墨镜王、姜闻等人,莫不是如此。
即便是在好莱坞,詹姆斯·卡梅隆、史匹柏、克里斯多福·诺兰、麦可·贝等导演也都是不靠谱的主。
当然了,製片人制度也不是没有缺点。
那就是能保证下限,却无法提升上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