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超豪华阵容(2/2)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好莱坞漫改电影大行其道,具有艺术含量的电影几乎销声匿跡的原因所在。
漫改电影稳妥,只要拍了就稳赚不赔,作为製片人当然喜欢。
但是这种电影却没有什么创造性,久而久之就会令电影人的创造力泯灭,最终出品的都是干篇一律的爆米电影。
观眾们看腻了,也就不买帐了。
不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以当下的中国电影来说,反而需要大力推广的,就是製片人制度。
毕竟电影厂模式下,又没有市场压力,肯定会製造一大批放飞自我的导演出来。
他们拍电影,不需要考虑票房,不需要考虑口碑,不需要考虑受眾,只需要肆意表达自己的理念就行。
他们是痛快了。
但却让整个电影行业失去了正规化的先机。
等到外来电影不停衝击的时候,中国电影的落后尽显无疑。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下场几乎不可想像。
虽然李子成这一次搞製片人制度,也不会持续下去,但好列在行业內部埋下了一颗种子。
最起码让中国的电影人了解到,在导演中心制之外,拍摄电影还有別的模式。
当原有的途径走不通的时候,撞的头破血流的电影人起码知道该从什么方向去改变。
总比前世盲目地学习外国、追隨外国、追捧外国要好的多。
在座的眾人也不大懂什么是製片人中心制,但还是能听明白的。
李子成虽然不亲自做导演,但整个项目还是他说了算。
只是一想到要在一个小年轻底下听命,汪洋和张景樺心里就很腻歪。
郭保昌倒是很平静,反正届时到任的是韦厂长,又不是他。
“李子成小同志,这次的任务调动了如此多的电影厂合作,规模可想而知。组织上把重担交给你了,究竟该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
张景樺这人坏的很,说话阴阳怪气的。还特意在小同志的“小”字上加了重音,轻蔑之意尽显。
李子成笑呵呵的,仿佛没听出来。
“哎呀,张厂长这话让我更加惶恐了。其实都是领导们的厚爱,我一个小年轻,哪有什么头绪啊?咱们这个专项委员会,还要靠各位前辈撑起来。什么正的副的,遇到事了,
咱们商量著来唄。”
听他这么说,汪洋和张景樺的脸色总算是好点了。
唯独长影厂的人各个脸色古怪。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啊!
他们已经能够想像到,李子成炸毛的场面了。
安抚了汪洋和张景樺的情绪,李子成迅速进入状態。
“要想完成这次的任务,拍好电影,一个强大的、专业的团队,才是根本和保证。所以我这里需要合適的人手,还请各家通力配合。”
有黄震等人撑腰,李子成也不客气,直接开始点將。
“苏厂长,立刻给厂里去电话,把尹黎铭、雷献和、明裴、钟泉、邢国昌、杨鹏辉、
施殿宝、王英、孙民、杨国民等同志调过来。”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李子成始终谨记这一点。
毕竟都知道他是长影出来的,如果这个时候表现的和长影过於亲密,会让汪洋和张景樺心生嫌隙。
苏耘倒是不在乎这么多,听了李子成指定的名单,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这些人,都参与了《伐木人》製作的啊。
他也明白了李子成的意图,用熟不用生嘛。
“我来安排。”
李子成又找上了张景樺。
“张厂长,剧组这边需要侯风景同志的技术,也请他儘快前来报导。”
和侯风景合作了一次,对这位老前辈的爆破技术,李子成是万分佩服的。
最重要的是,合作了一次之后,侯风景能理解他的意图,由其来担任特效主要负责人,李子成才能安心。
听到李子成管长影要了一大堆的人,到了八一厂这边就只要了一个侯风景,张景樺很不高兴。
“我们八一厂优秀的人才很多,尤其是拍摄战爭电影,我们八一厂才是最专业的,人手方面你是不是多考虑一下?”
李子成想了一下,道:“那就从导演里面选择几个吧。丑话我说在前面,到了这里之后,必须要服从安排,听从命令,不要指手画脚的,免得麻烦。”
张景樺这才满意了。
拍战爭片,缺了八一厂能行吗?
爭取到了好处,他挑地看向汪洋。
看来这次合作啊,北影要沦为老三了。
汪洋当然很恼火,也找上了李子成。
“李—李子成同志,我们北影的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