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方向问题(1/2)
第138章 方向问题
谢縉拍电影,那是出了名的慢,
说好听点叫精雕细琢,说不好听那就是效率低下。
当然了,不管多慢,谢縉对於电影的態度是认真的。
不像画火柴人的和戴墨镜的,不坑死投资人不罢休。
將李幼彬交给了谢縉,李子成也算是安抚了老谢的情绪。
至於原定的出演白小年的寇镇海·
李子成询问过后才知道,因为家里有事耽搁了,过后会自行去上海。
《风声》他是没有功夫操心了,新电影这边已经让他分身乏术。
各大电影厂支援的人手到位,领导们都很关心进度,特意找了李子成询问。
“其实人手方面,还远远不够。目前能够搭建的,只是上面的框架,还缺少下面具体干活的人。”
李子成一上来就说明了情况,让黄震等人颇为惊异。
“你们剧组的人,不少了吧?”
李子成进一步说明道:“目前的这些人,只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但他们的下面,还需要辅助的人手。”
贺静之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反正这是国家任务,缺什么补什么就是了。
就是如此豪横。
“那你们还需要多少人手?”
他却不知道,李子成就等在这里了。
“领导,眼下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缺多少人手,而是能不能有合適的人手。”
黄震几人面面相,有点搞不懂他的意思。
司徒惠敏开口了。
“咱们中国这么大,人那么多,你就说说想法嘛。不管需要什么样的人手,我们都负责调来。”
他有这么说的底气。
毕竟这个项目是最上面下达的命令,全国上下都必须无条件配合。
李子成要的就是这个。
“我们需要的是,暂时还没有太受电影界影响的人才。”
他也知道这三位领导不算是电影行业的专家,乾脆说的明白一些。
“咱们电影行业目前的人才,大多数理念都过於陈旧,而且受到苏联和欧洲的影响比较大。让他们参与这样的项目,不但不会成为助力,反而还会成为阻力。所以我需要一些理念上比较清白的人,这样可以一边拍摄电影,一边將新理念灌输给他们。”
李子成开始上眼药了。
当他接到这次的任务后,他就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个或许可以改变中国电影生態的机会。
当然了,能不能成,他也没有多少把握。
但机会既然出现了,总得试一试,要不然多遗憾呢。
电影行业的构建和发展,千头万绪,因素眾多。但归根结底,都得由一个个人才来作为基石。
没有人的行业,那也不是行业了。
未来几十年里中国电影是什么样的,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
如果能从现在起就改变电影行业的走向,那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可三位领导都被他的说辞震撼的不轻,
这口气太大了。
一句话就否决了整个行业,甚至还对苏联和欧洲的电影极度蔑视。
如果传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说不定李子成要变成眾矢之的,被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给埋葬了。
“不要胡说八道,那么多前辈辛辛苦苦打下的事业,也是你能隨意评判的?”
司徒惠敏训道。
他是司徒兆激的父亲,算起来是李子成祖父辈的,不管怎么骂都是维护。
“欧洲是电影的发源地,对世界电影的发展有著重大的影响力。欧洲的电影我们都看过,艺术性、思想性非常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的这些话,出去就不要再说了,知道吗?”
为了这次的任务,贺静之也没少补充电影知识,因此能说上来一些。
不过和司徒惠敏一样,话里对李子成也是颇多爱护之意。
还是那句话。
对於前途无量的年轻人,长辈们都是很愿意爱护的。
別的不说,哪怕只是结个善缘呢。
说不定將来福泽就会落在子孙后辈身上。
李子成当然明白三个领导的心意,但这个机会他也不想错过。尤其是会议室里只有他们四人,法不传六耳,他也不担心泄密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