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琼花宴(1/2)
第126章 琼宴
见真君当空,明帝喜上眉梢,朝天礼拜。
普天之上,佛教感恩陆源东土传教护佑,洒金玉缕以作陪衬;道教心念陆源托跡扬法,现五色光华为之盘桓。
陆源高声道:“礼还大汉君,我愿你也尊道,也重禪,也奉儒;修人身,秉仁心,作仁君。天下扬善,明明德,保汉统永世不绝。”
说罢,陆源化作烟尘散去,只留一篇颂子:
文昌阁里悬戒尺,玉虚宫中诵黄庭。白马钟鸣醒世梦,太学书声正天听。三教熔铸春秋笔,写尽沧桑大道行。汉统不绝千万载,皆因圣心本通明。
汉明帝忙接过颂子,捧在手中,百感交集。
口中呢喃道:“圣心本通明..:”
先帝赤符应梦马文渊,天下皆以为金滕(teng)之兆重现人间。天下皆赞光武帝梦仙平反,至诚感神。(注1)
如今他得见真君,又得其点化,回念起童年之时父母俱在,传授其仁爱万民,不由得兴尽悲来,饱含热泪。
长呼出一口气,明帝温声道:“眾卿平身。”
传命內侍,將这篇颂子缝在衣袖上。又詔令天下,不兴道观佛寺,改修水利,减役赋税,与民休养。
此后群臣百姓皆称讚不题,
却说陆源回到空中,正撞上长吁短嘆的张天师“天师何故如此困苦?”
张天师道:“我见下界修道之人不向正路,我欲託身下界,为世人开解。”
“天师大慈悲。”
张天师当即回了天宫,与其余天师共议佛道之辩,定下算计,四人循次下界,传扬道法。
陆源则先至南海,由木叉(吒)领衔,参拜观音。
菩萨一派平和,见陆源前来,生出笑顏,“真君归来,必是水到渠成。”
“菩萨容稟,我庇护汉使回归,迎迦叶摩腾、竺法兰入东土面见人主,二僧皆有辩禪之能,受人主青睞。
五岳十八山道士闻声比较,於白马寺中辩论,输了一阵。我不忍三教失衡,显身托跡,为人主言明正道。
人主旋即得悟,不兴佛寺,想是此举阻碍佛法弘扬,望菩萨见谅。”
观音菩萨笑意更胜,“真君明得失,知善恶,淳淳之言劝解人主,念念不忘引渡黎民,何罪之有?
我等修行之道,只赖世人自持,他喜道便去修道,他喜禪便去参禪,无佛寺在前,亦有善心在后,无二无別。”
陆源心知菩萨不会怪罪,但此话若是不说,恐那些不得真经的人搬弄是非,反诬其尊道抑佛。
观音菩萨眼见陆源,心下欢喜,遥想西牛贺州佛前秉正邪,孟兰盆会席间明正法,此行又阐述三教合一,端的是禪心道骨。
起心动念之间,不由得佛眼遍观三界,明前后得失。
待收回视线,再看向陆源,不由心下大异,暗道不愧这等命格,这传法一途与他甚是有缘。
只是他攘却妖邪,日后却是缺了九九之数。
再念起陆源一点心念附身道童,想是已明身化万千,又窥得末那识。
只是心念不能远离,不是传法时机。
便言道:“真君此行有大功德,日后必有重谢。”
陆源直言道:“我为眾生黎民,佛法比之道法,门槛颇低,世人明小乘佛法,便可託身轮迴,知善因善果。
一点私心已成,菩萨再作赏赐,源受之有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