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入钱塘(1/2)
一条钱塘江曲折如“之”字,发源於东浙省和西江省两省边境的群山之间。
江水穿过杭城闸口之后,经喇叭形的河湾,最终匯入浩瀚东海。
钱塘镇就坐落在这奇特河湾,靠近喇叭口的位置上。
这里生活的镇民大多世代以打渔为业,只是前些年大乾的景隆皇帝忽然颁布海禁之策,这一区域位置比钱塘镇再前出的湾口村落,有些凋敝起来。
唯独钱塘镇,既吸纳了一群离乡的老渔民,又承接了杭城富贵人家对海货的大部分需求,反而有些欣欣向荣。
不过,这里说到底是一个镇子,比不得参差十万人家的杭城。
杭城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流民涌入,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並没有多大的区別。
但是钱塘镇就不一样了,邻里乡亲都是熟人,哪家多了什么人,都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裴岁作为一个外乡人想混进去只有一个途径。
……
钱塘码头。
空气中瀰漫著浓烈的鱼腥气,直往人的口鼻里钻。
码头边堆叠著一筐筐木箱,腥臭的海水从木箱间的缝隙中流下来,和地上一滩滩暗红的鱼血混成泛著白沫的粘稠液体。
上了岸的渔民,有的拿著凳子围拢在一起,拿著小刀將那些海鱼直接剖开,拋掉內臟,用手抓起一把粗糲的海盐就往翻开成蝴蝶状的鱼肉表面涂抹,然后就將这鱼铺到竹篾之上,借著太阳光將它晒成鱼乾。
还有一群面孔晒得黝黑的妇女,拿著小拇指粗的竹籤,缝补著渔网的破洞,手法嫻熟。
一船梭子蟹被人倾倒在码头上,哪怕是一文钱就能拿走一筐的贱价,也没什么人要。
那些穿著长衫的人,大多聚在鱼档前,挑著大黄鱼。
铜钱与碎银在沾满鱼鳞的案几上叮噹碰撞。
……
裴岁穿了一身破布短打,跟一群和他打扮的差不多的人站在码头的一个角落。
这群人都是眼巴巴的望著那些船老大,希望有人能过来,把自己挑走做船员,好混一口吃食。
可是从白天等到傍晚,连码头上的老鼠都嗦饱了鱼肠准备回家的时候,也没人来光顾。
“唉。”一声声唉声嘆气之下,这些人挑拣了一些码头上剩下的臭鱼烂虾,就渐渐散去了。
只剩下裴岁一人,倚靠在木桩上,还在等人。
“从哪儿来的?”
一个扛著缝补好的渔网的赤膊少年走了过来,瞧著裴岁说道。
“杭城。”裴岁说道。
“不在杭城混,反而来钱塘?”那少年笑了笑,亮出一口白牙。
“惹了个阔少,混不下去了。家母让我来这里,找活路。”
少年“哦”了一声,並未继续追问下去,反而话题一转,
“会水吗?”
“会。”
“一个月十五文钱,吃住都在船上,能接受吗?”
“可以。”
少年点点头,让裴岁带上包袱,跟他走。
“咦,方坚那小子新招了个船工啊,他们家最近发財了?”
鱼摊上有人在窃窃私语。
“听说方老头快不行了,估计是缺人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