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江教授,您在门后边做什么?(求追读!)(1/2)
在休息过后。
江阳继续投入到氧气顶吹转炉的研製工作当中。
虽说没有他。
也能够平稳研究。
但他要的,从来不是“平稳”。
……
化工冶金研究所。
机械设计与製造组,氧枪小组实验室內。
叶组培向江阳道:
“我们现在仅能仿製单孔喷头。”
“而且精度也不足。”
“机械链条传动的误差也太大,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超音速氧流。”
他的语气颇为无奈。
江阳的要求,实在太高。
12000~18000nm3/h的氧气流量。
只有拉瓦尔喷管能够做到。
可那需要精密铸造。
以华国的精密工业水准,只能依靠手工打磨。
但这样,出现又会导致气流紊乱,吹炼不稳的情况。
想到这里。
叶组培道:
“江教授,您跟我交个底,到底打算研製多少吨的氧气顶吹转炉?”
他早就发现不对。
只是当时觉得高要求是好事,所以没戳破。
但现在难度实在太高,甚至有些不现实,便不得不问了。
江阳也没有隱瞒,道:
“100吨。”
叶组培闻言,虽早有预料。
但还是忍不住露出惊愕之色。
100吨氧气顶吹转炉。
已经是中型转炉的天板,再往上就是大型转炉。
他苦笑道:
“江教授,这是不是太高了些。”
“要不。”
“我们先从30吨转炉开始,一步一步来?”
他现在已经不说成本的问题了。
毕竟华科学院的態度。
从研究开始,便十分明確,丝毫不吝嗇人力物力和財力。
江阳笑道:
“叶所长,不要这么快放弃嘛。”
“虽说是有难度。”
“但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他说完后,招了招手。
一个年轻的助理研究员,赶忙拿来小黑板。
实验室里的其他人,也迅速围了过来。
江阳继续道:
“我们可以採用砂型铸造加手工研磨替代精密铸造。”
“虽说还是有误差,但还算能解释。”
“再牺牲部分氧流速度,放大孔径,採用单孔拉瓦尔喷头的设计……”
……
一张简易的单孔拉瓦尔喷头设计草图。
被江阳在小黑板上画了出来。
当然,简化设计+手工修正的喷头,存在缺陷。
——吹炼时间过长。
国际標准18~22分钟。
他们则需要25~30分钟。
这点叶组培等人也能看得出来。
但哪怕时间是国际標准的几倍,也比没要要好。
眾人听完后,纷纷感嘆道:
“不愧是江教授,早就想好了办法!”
“江教授要是足够的条件,恐怕未必搞不出来超音速氧流的拉瓦尔喷管!”
“那还用说,要不然江教授也不会打算研製100吨的转炉,这个数字,我刚刚听了都哆嗦!”
……
叶组培听著其他人的话。
有些无奈。
他算是发现了,江阳总能在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的时候。
给出的办法。
虽说並不是最完美的。
却恰好能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想到这里。
叶组培甚至怀疑,江阳其实先有的是最佳方案。
然后才根据华国的工业基础。
慢慢进行调整。
否则根本没有办法解释这么適配的情况。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叶组培回过神,道:
“既然江教授给出了研究方向,我们马上开始研究。”
“如果能造出100吨转炉。”
“咱们国家的工业发展,必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眾人闻言,亦是心潮澎湃,
高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