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限时学堂,过期不候(1/2)
第二章限时学堂,过期不候
如此普通的家庭里,唯一能让吕布感到慰藉的,就是他的身体。
父亲虽然酗酒,但却也希望儿子子承父业,毕竟作为职业兵,父亲常年戍边不种地,將来吕布如果不去娘家,大概也只有当兵为生这一条路,所以在家没事就教他些武艺。
吕布家在五原郡的九原,家里是一个茅草房加上一个有马厩的院子。院子不小,可以骑马转个圈,也能摆开架势磨练武艺,主要是因为这边塞之地確实没多少人居住。和母亲二人在家时,吕布便时常在这里练武。
大概从5岁开始,吕布就表现出了相比於同龄人更强大的武力。並不需要特殊的指点,纯靠天赋便將木棍耍的虎虎生风。
这副仿佛能迸发出用不完力气的身体,让吕布更加確信了,他就是歷史上的那位吕布,而不是同名同姓的別人。
吕布在武艺上却是有著天赋,而且这天赋还极高。虽说虎牢关之战,三英战吕布希么都是杜撰的,但在这三国乱世,家里一点关係没有的人,除非是真的有本事,不然也根本就没有办法青史留名,也更没办法让后人给自己吹出一堆传说。
相比於四世三公的袁绍,官宦之后的曹操,以及虽然没落但也能自称汉室宗亲的刘备,只有吕布靠武艺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传说。换句话说,没有武艺的加持,吕布也就是路边的阿猫阿狗,没人会关注。
转眼间,又过了两年,吕布又长高了一些。
而这天,吕梁没有一个人回家,他带了一位队率来到家里。
“儿子,来,给张队率舞个枪!”
父亲要求,吕布也不敢怠慢,拿著一把母亲给自己製作的,腊质枪尖的木桿枪,他抖动枪,挥动自如。
看著小吕布的表现,张队率连连点头。
“虽然是个七岁的小娃,但这架势挺有前途,我看他是个当兵的料。”
“那张队率您看——”
“……嗯,行吧。”
隨著张队率的点头,吕梁的脸上少有的露出了对未来的期许。
后来吕布才知道,最近度辽营的一些军官选出一些孩子们办一个学堂,而吕布则成了被选拔的对象。
在这个时代的社会底层,读书这事本就是极具门槛的行为,特別是在边塞,你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书。
没读书,没文化,就意味著没有那个认知能力去晋升到更高级的军职。吕梁自己就是大字不识,混到快四十了,至今都还是个什长,他心里也很羡慕那些读书人。
这次之所以有读书的机会,也是因为世道越来越不太平,最近度辽营的一些老人折损有点多,想要从这些兵家子弟中选出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培养,在几年內补充队伍。说白点,就是需要些高级点,能识字的耗材。
不过就这个耗材,对什长一级的人来说,也是抢著当的。照理说有资格进这学堂的都是些十三四岁的准成人,七岁的小吕布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只是吕梁见吕布有天分,觉得吕布能用自己的武艺让张队率觉得,投资在这个孩子身上,將来不会亏,於是便有了这次访问。
过了个把月,县长似乎在张队率的推荐下,相信了吕布將来会成为一个更高级些的耗材,於是同意他进入学堂。
大概,到此为止,一切都和歷史一样,吕布的第一步,就是靠著自己的武艺,爭取到了一次读书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对於那些其他后来那些有资格活跃於三国乱世大舞台上的诸侯来说,其实算是与生俱来的权力,根本不需要特意去爭取。
实际到了学堂,吕布便更是感觉到人生的不平等。
这个学堂十分简陋,上课用的书,只有一本,需要被选到这里的十三名学生们来回传阅。毕竟是边塞,毕竟家里穷,哪有条件一人一本?老师的家里虽然有很多书,但每次也只把教材需要的一本借出,讲完之后,就会收回,用一把精巧的三簧锁锁在木箱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