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广告效应,轰动全苏联(1/2)
第153章 广告效应,轰动全苏联
央视级别的广告效应是惊人的。
除了在黄金时间段播放了一遍之后,在之后的电视节目和各类晚会空隙,又播放了三次。
全苏联一共2.8亿人口,电视机普及率达到了80%。
可以想见,当晚到底有多少人看过真维斯的广告。
而尤为主要的是,东正教的这个圣诞节,不止是一天的活动,而是一整个圣诞节节期。
从1月7号起持续两周,到主显节结束。
可以说,在苏联这是一段难得的热闹时光。
而在这个当口,真维斯这个品牌,突兀的进入到了所有苏联人的视线当中。
瞬间激起的就是,普通百姓对于这个品牌的好奇,以及从心中升起的对于美好事物的购买欲。
尤其是这个品牌服装风格,还那么美式。
而直接反应就是在苏联各地的倒爷们都惊了。
他们从未觉得自己手上的货,能像今天一样好卖。
朱大勇,此刻正在新西伯利亚。
“大哥,老约瑟夫那边又来催货了,说他们门店再要五十件,不,是一百件。”
一名寸头倒爷焦急在电话里说着。
“怎么回事?不是前段时间给了他一批货吗?他私自分销出去了?”
朱大勇皱了皱眉头,这个老约瑟夫是他在新西伯利亚发展出来的一个渠道商。
按照远东贸易给他们的供货,一般他也会每隔一个月给这些渠道门店供货。
根据门店大小以及渠道商的财力和需求分配不同数量的服装。
就这样,几乎每个月他都能将手里的货散出去,然后赚个盆满钵满。
而且不光是卖服装,他现在还在和国内联系,打算再倒进来一些其他商品。
利用他在新西伯利亚打通的渠道,试试市场反应。
可这个老约瑟夫未免太得寸进尺了吧,才过去不到三天,又来找他拿货。
没规矩。
“不是,大哥,不是分销出去了,是在他的门店里全卖出去了。”
寸头此时正站在一名斯拉夫人身边,拿着电话,看着不远处哄抢的场景,十分着急。
“现在老约瑟夫这里,全是人,他挂出去的真维斯,没有半小时就全卖完了。”
朱大勇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你刚刚说什么?我没听清没半小时,怎么样?”
寸头对着喇叭喊道:“没半小时就全卖光了,老大,快找秦总再批一批货,市场太火爆了,不光是老约瑟夫这里,我这个片区,有真维斯的店,几乎都是这种情况。”
“不是.为什么啊?”朱大勇有些不能理解:“为什么真维斯一下子卖的这么火,到底出什么事了?”
“是圣诞节,今天是苏联人的圣诞节,还有昨天的广告。”
“广告?”
挂断电话,朱大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就因为电视上的广告,真维斯就卖光了?
这可不是几十卢布的小玩意儿。
真维斯牛仔裤,一件已经到了280卢布的价格了,相当于一个苏联工人小一个月工资。
而真维斯皮夹克就更贵了,足足一千卢布,根本就不是普通工薪阶层买得起的。
但是就这价格,还是有价无市。
上个月,一家普通的服装店,大概也就能卖四十多件牛仔裤,十多件皮夹克。
可现在.这才几天?就卖光了?
但不等他验证事情的真伪,他在旅馆的电话,接连不断的响起。
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售罄的消息,急需补货。
惊了,彻底惊了。
朱大勇麻溜的从床上爬了起来,立刻起身去火车站。
前段时间,他从国内进了一批新货,还在那边的仓库。
而从莫斯科进的货,虽然贵一些,但如果仓库里的货不够,他也得必须从莫斯科那边进货。
不仅是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娜堡、明克斯、基夫、鄂木斯克、高尔基。
各大市场全部告急。
市场一片火热。
圣诞这股热潮来的太快,也太猝不及防了。
哪怕很多经销商,已经提前备货,但是也赶不上这消耗的速度。
一个月的货,竟然在一天内快速的消耗着。
这让人怎么相信?
而在莫斯科,这种现象则更为夸张。
各大国营百货门口,自然是排着长长的队。
但最热闹的,还得算是普希金广场由秦远为伊莲娜开的那家真维斯旗舰总店。
这家门店出现在广告当中,对于熟悉普希金广场,看到了麦当劳门店的莫斯科人,怎么可能会认不出这家门店的地址。
于是,一大早,就有一大堆人来到了门口。
有排队买衣服的人,但更多的竟然是拿着相机拍照打卡的青少年白领。
尤其是当伊莲娜这位女老板,这位充当着广告模特的真人出现在店里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