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人心如流水(下)(2/2)
看来,自己从前确实是看走眼了,这个石守信不可小觑啊!
钟会在心中暗道。
“对了,邵悌刚刚跟你说什么了?”
钟会忽然开口询问道,转换话题非常突兀,几乎就是令人猝不及防的那种。
“回大都督,邵悌直言大都督要反,让下官盯着点,有事速速通知大将军。”
石守信一脸谦逊谨慎的神态,小声回答道。
钟会脸上毫无意外之色,依旧是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事实上,邵悌是司马昭的心腹,又在大将军府内任职多年,他来这里是为了什么,用脚趾头猜都能猜到。
正在这时,钟会拍了两下巴掌,从军帐后门走进来两个身材魁梧的亲兵。
“搜身,搜仔细点,不要动粗。”
钟会面色平静下令道,可谓是说翻脸就翻脸,之前没有任何征兆。
那两个如狼似虎的亲兵走上前来,立刻对石守信搜身,将所有搜到的东西,都放在钟会桌案上,摆好了让这位大都督观摩。
桌案上摆着的东西不多,且都是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唯独有一迭纸上面画的东西很有意思,像是某个物件的草图。
虽然不知道这草图究竟是做什么的,但无论如何,都与钟会的期待相去甚远。
总之,桌案上这些东西,都是“无聊的货色”,压根不是钟会想找的。
“可是搜仔细了?”
钟会沉声问道,那两个亲兵一齐作揖行礼,顿时吓得满头大汗。
钟会摆摆手,示意这两人离开军帐。
“司马昭权势熏天,为了郭太后遗命,钟某现在是在做掉脑袋的大事。
这点谨慎,你可以理解吧?”
钟会看向石守信询问道。
“下官无妨的,不过身也搜过了,应该可以证明下官清白了吧?”
石守信不卑不亢反问道。
“那是自然,刚才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你不要介意。”
钟会点点头道,似乎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他看来,石守信是同情曹氏的人,自己打出郭太后的遗命,那对方就应该无条件听命。
石守信感觉后世离谱女频网文并非空穴来风,这般想当然之人也不是没有,譬如眼前钟会便是如此。
“现在就看邓艾能不能击破江油关了。他若是不能入蜀,我这十多万大军,也只能返回汉中再做计较。大军回到汉中,仓促行事,只怕后果难料。”
钟会哀叹道,脸上的表情相当微妙。
“大军若是无功而返,郭太后遗命该如何执行呢?”
石守信疑惑问道,他一定要弄明白钟会的意图。
“还能如何,在汉中举起义旗,号召天下义士勤王而已。这十多万兵马,也不是泥捏的!”
钟会正色说道,看上去自信满满。
他一会自信,一会露怯,让人弄不明白究竟是怎么想的。
石守信心中不太看得上钟会的神经质,面上却是毕恭毕敬行礼。
看得出来,钟会其实有点慌的,只是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掩藏得很好罢了。钟会现在已经无法确定魏军如果不能入蜀,返回长安以后司马昭会不会对他开刀。
毕竟,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暗中进行。
司马昭既没有明说要把钟会如何,钟会也没有公开举起反旗要如何。二人都还处于互相算计的阶段,远没有到图穷匕见的时候。
钟会知道司马昭想杀他,司马昭也知道钟会知道,双方心照不宣,表面上还是一副君臣相得的姿态。
“杜预的部曲,归你接管。再加上原本归你节制的刘钦部,加起来应该有两三千人了。
待入蜀之后,你听我号令行事。事关郭太后遗命,容不得半点差池。”
钟会拍了拍石守信的肩膀说道,一脸严肃。
“明白,这些兵马,入蜀之后是要办大事的。
请大都督放心,石某到时候听命行事,不会造次。”
石守信点点头道,信誓旦旦表忠心。
对于他的知情识趣和脑袋活络,钟会感觉非常满意。或许是他的前半生太顺利,没有经历过重大挫折,所以对在下层泥坑里摸爬滚打的人,不太有同理心,或者说不知道那些人怎么在过日子,也不在乎他们是怎么想的。
“到时候有心算无心,我们胜算很高。你掌控的这些人马,就是胜负的关键所在。”
钟会一边说,一边递给石守信一张军令,上面写着:因杜预回洛阳养病,特命石监军(假节)暂代领军,与刘钦部一同归其节制,合兵一处驻扎。
然后他又写了一封调令,让石守信守住白水关,不许任何军队通过此关。无论是什么人通过,哪怕是司马昭要来,石守信都要速速派人来报,不许直接通过。
这个任命不可谓不重了!
白水关的位置十分要害,东连阳安关,北接阴平,西面就是汉寿。
堵住这里,汉中和陇右的魏军都过不来。
“听好了,你麾下这些人,只是临时听命于你的,不要妇人之仁。
必要时候,要用雷霆手段掌控军队,无须忌惮杀人。”
钟会冷着脸对石守信吩咐道。
现在被石守信节制的人马,有杜预麾下的,还有来自魏兴郡的郡兵,也就是刘钦那帮人。
这两三千人马就分了两部分,互不统属互不熟悉。
钟会一点都不担心石守信背刺他,因为要背刺大都督,光石守信那点威信还远远不够。
对方暂时统管两部兵马就已经很难了,哪里还顾得上搞事情啊。
“请大都督放心,末将这便启程。”
石守信对钟会作揖行礼,随即拿着任命书就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