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各自的输赢(1/2)
第80章 各自的输赢
摩天岭以南,涪水岸边的江油关,如同一只沉默的巨兽,守住了山谷的出口。
这是进入蜀地的最后一道关口,平日里人迹罕至,防守也很松懈。
这天下午,江油关北面的山谷,出现了一支穿着破破烂烂的军队,依稀能看出黑色的军服。
只有步卒没有马匹,若不是还扛着旗帜,还以为是哪里来的流民。
然而,他们正是邓艾所率领的魏军。翻越了七八百里艰险山路,抵达江油附近的魏军“残部”。
“父亲,前面就是江油关了!不到五里地!”
远处跑来的邓忠来到邓艾身边,一脸激动对他行礼说道,刚刚斥候跑去侦查了一番,江油关竟然毫无防备。
“莫慌,越是快到了,越是不能慌乱。”
邓艾冷冷说道,环顾了一下周围的地势,心中却是隐隐有些不安。
他双目如电,脸上看不到一点疲惫。
此地真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啊!
邓艾心中暗道,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你带人去前方侧面山坡侦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伏兵。”
邓艾对邓忠吩咐道。
邓忠稍稍犹豫了一下,现在他们已经没了马匹,所以前出侦查全靠两条腿,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眼看江油关都没防备,还有侦查的必要吗?
他心中犯嘀咕,却不敢违抗邓艾的命令。
于是在全军止步的情况下,邓忠亲自带着几个斥候前出侦查,这不查还好,一查却发现,距离江油关不到一里地的山坡上,埋伏着数量不明的蜀军弓手!
约莫有一千人左右,或者更多。
等邓忠回来禀告的时候,夕阳都已经挂天边,快要入夜了。
“父亲,前方有蜀军伏兵,但看样子数量不多,一千人顶天了。”
满头大汗的邓忠对邓艾禀告道。
邓艾身边众将都是面色微变,师纂在一旁低声询问道:“邓将军,您看这该如何处置呢?”
蜀军有伏兵,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搞不好姜维正部署兵马在这里等着邓艾他们呢!
“趁着天将黑未黑,杀过去!”
邓艾拔出佩剑,指向前方说道,身上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师纂看了看邓艾手中的剑,默默的将刚刚想说的话吞了进去,然后躬身作揖对邓艾行了一礼。
这老头已经疯魔了,为了赢,哪怕杀长子也在所不惜。
何必跟这样的人一般见识呢?
“邓忠,你带两千人,趁着夜色沿着山坡行进,击溃蜀军伏兵!
此战若败,你提头来见!”
邓艾冷冷下令道,并不因为邓忠是自己长子而宽容。
“得令!”
邓忠转身便走,准备组织部曲偷袭蜀军伏兵。
“师纂!”
邓艾转身看向师纂。
“请邓将军吩咐!”
师纂小心翼翼说道。
“你领两千兵马接应,一旦邓忠战事不利,你接应他回来。若是战况焦灼,你便增援他击溃蜀军。”
邓艾又下了一道命令。
“得令!”
师纂没有矫情,直接领命而去。这一路他吃亏都吃出经验来了,除了忍耐以外没有任何办法。
就算要收拾邓艾,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提出来没有任何意义。
“田续,你带兵在此列阵,以防万一。”
邓艾对身边一位副将交待道。
“得令!”
田续领命而去,他的任务是原地建立防线,以防蜀军突袭。
下完所有军令,邓艾爬上路旁一座山丘,将毛毡垫在地上,随后躺在一块大石头上,就这么沉沉睡去。
甚至打起了呼噜!
邓艾太累了,军中众将看他意志坚决,有如神助。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邓艾已经是一个年过甲的老头,他只是靠一口气撑着,并无过人的武力和精力。
此刻,他的体力已经耗尽了!
……
白水关地势居然比较低,属于是一群高山里面环抱的谷地,而非凸起的高台。
有白龙水流经这里,水源不缺,只是地域比较狭小罢了。
附近有一片规模十分惊人的墓地,大大小小,新旧不一的墓碑,沿着山脚下都是。
远的,到春秋战国;近的可以追溯到刘备入川,都是军人和他们家属的墓碑,记载着战争的残酷。大部分墓碑都已经被毁坏了。
这些人未必生于此,但都长眠于此。
看到这些墓碑,石守信难免生出怀着惆怅的心情,草草经过此地之后,他走进了白水关城楼附近的魏军军营。
此刻正是饭点,军营内士卒正在做饭。临时搭建的灶台上,有大锅正在煮东西。
铁铲在锅里搅动着,非常粗犷,让人瞧一眼就食欲全无。
石守信看到一个没穿军服的杂役,将一块淡黄色的大“圆饼”丢到锅里煮,却没什么香气飘来。他走近细细观摩,这个圆饼似乎是小米加工过的专用军粮,只要丢一大块到锅里,就能煮出十个人吃的“米粥”。
看起来跟小米粥差不多。
当然了,味道绝对不可能好,但便携性极强,似乎在制作时便已经将水分极致压缩。
从节省运力的角度看,这个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只不过比较耗费人工。
“今日就吃这个?”
石守信板着脸问道,一旁的孟观面色纠结,似乎是有话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官爷,有这个吃就不错了,总比啃麦饭强啊。这是把粟(小米)蒸熟,晾干,反复数次后煮熟捞起做饼,再风干。
一块饼顶十人一餐。”
那个正在熬粥的杂役小声解释道。
石守信不动声色点点头,洞中窥豹可见一斑,魏军的粮草应该很紧张。在白水关这种地方,又没有接敌,无论多简陋,也应该吃新鲜饭菜才是。
然而正因为粮食缺口大,关中的粮食运到蜀地路途太远,所以导致运力不足。
现在白水关的守军又不打仗,那肯定是能省就省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