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花开花落(2/2)
他长期和魏军在前线交战,对于魏军是什么水平,是心知肚明的。
今天姜维终于明白钟会为什么这般老实了,因为刘禅的投降诏书,送到了剑阁,送到了他手中。
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尤其是灭国之战。
输了就是输了,成都已经被魏军拿下了,蜀国皇帝都投降了。
就算剑阁依旧坚不可摧,就算钟会麾下兵马一个都过不了剑阁,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就算赢了钟会,又有什么意思呢?
“大将军,众将都等着您参加军议,您看是不是……”
姜维身后,老将廖化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苦涩。
很显然,刘禅的投降诏书,不可能只给姜维一个人看,这样的消息,也不可能瞒得住三军将士。
军心震动,悲观绝望的情绪在迅速蔓延。刘禅都投降了,他们继续战斗下去还有意义吗?
这是包括廖化在内的剑阁蜀军将领的心声。
输了就是输了,犟嘴没有任何意义,掩耳盗铃只会显得自己跟小丑一样!
他们希望姜维能说句话。
“嗯,我这便去。”
姜维答了一句,声音很平静,听不出情绪如何。
他转身便跟着廖化一起来到大剑阁内的都督府书房,蜀军的主要将领,如张翼,董厥等人,都已经端坐于桌案旁,就等姜维落座后就开始军议。
商议的事项只有一个:他们应该何去何从。
姜维直接坐到主座,环顾众人询问道:“陛下的诏书,你们都看过了吧?”
“看过了,只等大将军下令,我等誓死追随。”
平日里向来沉默寡言的张翼说道。
屯守剑阁的蜀军,以及军中将领,都是最忠心蜀汉的那一批人,也是蜀汉的常备军主力。
张翼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是降还是干,就等你姜维一句话!
“先退到郪县,再做计较。”
姜维沉声说道。
他既没有说战,也没有说降,更不说回成都!
那他到底想干啥?在场众人皆是一惊。
郪县这个地方可不简单。
春秋时期,郪县这里有个郪国,夹在巴国和蜀国之间,是成都平原的边缘地带,是巴蜀两国交战的最前沿。
蜀国攻打郪国,巴国则支援郪国,这个小小的“中立国”,居然长期屹立不倒。
姜维选郪县这个地方也很有意思,进可以取成都,退可以顺流而下过垫江保巴郡。
果不其然,姜维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副蜀国疆域图跟前,指着郪县的位置说道:“我们先去这里静观其变。让开剑阁,将钟会放进来。钟会入蜀之后,局面就会不一样了。”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众将听到之后,都安心了不少。
“大将军,我们退到郪县没问题,然后要如何呢?”
老将廖化有些不解的问道。
“廖将军,我冒昧问一句,钟会麾下十多万大军,被挡在剑阁以外不得寸进,劳而无功。
邓艾的兵马,想来从阴平偷渡过来的,最多也就一万多人吧,却能拿下的成都,让陛下上了降表。
试问你若是钟会,心中会作何感想?难道要跟邓艾同心同德?”
姜维看着廖化问道。
这下可把廖化给问住了。
是啊,明眼人都看出这一战几乎就是靠邓艾,凭借一己之力灭亡蜀国。
所以,旁人会如何看待钟会?司马昭又会如何看待钟会?
在场的蜀军将领,听到这话面面相觑,脸上的凝重,也慢慢舒展开来。
有意思,真的很有意思!
能混进蜀军高层,还能外出领兵作战的将领,没一个是傻子,大家立刻都明白姜维想干什么了!
放钟会这条恶犬进来,跟邓艾互相撕咬。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钟会伤了,他们高兴;邓艾伤了,他们也高兴!
何乐不为呢?
如果直接回成都,刘禅出面,剑阁的蜀军必降。
如果现在直接投降钟会,那么寄人篱下性命都可能保不住,不排除全军被坑杀。
如果死守剑阁,那么已经失去成都那边后勤补给,剑阁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多久。
前后左右都没有路可以走,退到郪县反而是一步妙招。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没有意见的话,今夜我军主力便撤出剑阁。
廖将军带三千人殿后,暂时守住大剑关稳住钟会,我们在郪县汇合。”
姜维环顾众人说道。
“末将没有意见!”
廖化看向姜维说道,目光坚定。
“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书房内众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一致附议,遵从姜维的命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