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2)
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日下午。
省委政研室的办公室里,空调发出均匀的低鸣。
郑仪正对著电脑屏幕,斟酌著一份关於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报告措辞。
旁边的紫砂壶里泡著毛尖,茶香裊裊。
桌上的红色座机,突兀地响了起来,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脆。
郑仪目光从屏幕移开,瞥了一眼来电显示——內线,一串简短的、只有內部人员才知晓的號码前缀。
心头微微一动。
这个號码,通常只通往一个方向。
他拿起话筒:
“喂,你好,政策研究室郑仪。”
“郑同志啊。”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温和,却又透著不容置疑正式感的中年男声,正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王处长。
“在忙呢?”
“王处您好,不忙,您指示。”
郑仪坐直了身体,语调平稳。
“没什么指示。”
王处长笑了笑,那笑声隔著电话线也带著组织部门特有的分寸感。
“有这么个事,跟你通个气。省委决定,秋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马上就要开班了。部里经过研究,报省委领导同意,决定派你去参加这次为期三个月的学习。”
消息来得並不算特別意外。
中青班是培养后备干部的“黄埔”,是晋升前的重要台阶。
以他的学歷、资歷,尤其是经歷过泽川那种特殊“歷练”,进入这个名单是迟早的事。
但当通知真的落下来,一股久违的热流还是瞬间涌上心头,衝击著这两个月刻意营造的平静。
“是!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
郑仪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带著应有的激动。
“嗯。”
王处长对他的反应似乎很满意,语气更和缓了些。
“这次机会很好,授课的都是顶尖的专家教授,內容也很实,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也会去讲课。要沉下心来,好好学,好好思考。”
“我明白,王处,一定珍惜机会,努力学习!”
“学习任务不轻。”
王处长的声音放低了一点,像是拉家常,却又带著某种提醒。
“不过嘛,家庭情况组织上也了解。秦研究员现在月份不小了,是吧?学习期间的管理还是严格的,但有特殊情况,该请假也可以按程序请假。省党校那边我们也会打好招呼。”
“谢谢王处关心!”
郑仪心头一暖,组织上的关怀总是如此细致而及时。
“我爱人这边,我们会安排好的。”
“那就好。”
王处长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最后说。
“正式通知和报到材料,明天会送到你们研究室。做好准备吧,郑同志。”
电话掛断。
“嘟…嘟…”
的忙音在听筒里响起。
郑仪慢慢放下电话,指尖似乎还残留著一点微麻的感觉。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省委大院的绿化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在夏日的阳光下显得寧静而开阔。
三个月。党校。中青班。
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意味著一条清晰可见、通往更高平台的阶梯已经铺到了脚下。
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组织上最明確的认可和最有力的信號。
意味著他郑仪的名字,正式进入了更核心的视野。
省发改委、重要地市的某个常委副职、或是其他更关键的厅局……无数可能在他脑中飞速掠过,带著权力的重量和一种令人战慄的诱惑。
胸腔里,沉寂了两个月的某种东西,被这个电话猛地点燃了。
那是在泽川茶室里被李天为目光点燃过的野望,是面对风暴时既恐惧又渴望靠近核心的复杂心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