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党校开学(2/2)
7:30- 8:00晨读或课前准备
8:00- 11:30上午课程(通常为两节大课,中间休息15分钟)
11:30- 12:30午餐
12:30- 14:00午休(要求安静)
14:00- 17:30下午课程(或研討、自习)
17:30- 19:00晚餐、自由活动
19:00- 21:00晚自习(通常在教室或图书馆)
21:30- 22:00熄灯就寢(检查)
管理制度更是细致严格:
学员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须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校。
严禁学员之间宴请、馈赠礼品。
学习期间关闭原单位职务身份,一律以学员相称。
学习研討、调研报告均属內部资料,严禁外泄。
课堂上手机统一放置於指定位置,关闭或静音。
外出需报备登记……
违规违纪行为將记入个人学籍档案,並通报原单位……
“封闭式管理、准军事化要求。”
这里不是普通的大学校园,这里是一座思想的堡垒,纪律的熔炉。
它提供最顶尖的理论滋养,最深入的实践剖析,但也要求著最纯粹的投入、最严格的服从。
小王前脚刚走,郑仪正把洗漱包往卫生间架子搁,房门被“滴”一声刷开了。
门口站著个人。
高,壮,一身藏蓝夹克绷得有点紧,肚子先声夺人。
黑皮公文包鼓鼓囊囊,看著比郑仪那个机关发的厚实多了。
国字脸,板寸头根根立著,脸上油光发亮,一看就是平时应酬场上的常客。
眼神扫进来,带著点长期发號施令养成的习惯性审视。
他目光在两张床铺上一转,再落到郑仪身上,立刻堆起一个堪称豪爽的笑,大步流星跨进来,嗓门洪亮:
“哈!对铺的兄弟到了?幸会幸会!李国涛!”
他把鼓胀的公文包隨手往靠门那张空床上一墩,发出沉闷的声响,同时伸出一只厚实有力的手。
“郑仪。”
郑仪握上那只手,果然很有力道。
“省政研室的对吧?郑处!以后就是革命战友了!”
李国涛拍著郑仪的肩膀,力度不轻。
“我刚从楼下上来,碰到个熟脸,聊了两句。这地方,忒安静!”
他嘴上抱怨著,眼睛却习惯性地扫过郑仪摊在桌上的笔记本和那本红彤彤的学员手册。
“规矩是大。”
郑仪笑笑,不著痕跡地挪开一步,肩膀上的压力感消失了。
“可不是嘛!”
李国涛几步走到自己床边,一屁股坐下,单人床的弹簧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拉开鼓囊囊的公文包,掏出来的不是文件,居然是一套小巧的功夫茶具和两包塑封好的茶叶。
“我这人吧,就爱喝口热乎的,这规矩里没写不准泡茶吧?”
他抬头看郑仪,笑容带著点试探。
“放心,真傢伙在车上呢,这是便携的,晚上咱哥俩整两杯?”
他把茶具往自己书桌上放,发出叮噹脆响,在这个过分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有点突兀。
“挺好。”郑仪没接话茬,弯腰打开自己的行李箱,开始整理衣物。
李国涛动作麻利地归置他那堆零碎,一边继续念叨:
“我这趟是代表集团来的,江东能源集团,听说过吧?搞电的,下面电厂、矿山一堆破事。我抓安全生產那块,天天脑袋別裤腰带上!这不,集团非塞我来学习,说充充电。”
他摇著头,语气里半真半假地抱怨,但郑仪能听出那点隱晦的自得,能来这个班,本身就代表实力和背景。
东西归置得差不多,李国涛拧开桌上配发的矿泉水瓶,咕咚灌了一大口,满足地舒了口气,侧过身,正儿八经地看向郑仪:
“我说郑处,你们政研室的笔桿子可是省领导的智囊啊,动动笔桿子就能影响大方向。不像我们这些糙人,天天跟机器设备、黑煤窑子打交道。”
他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点探究。
“这次学习,听说规格很高,省委那位也要来讲话吧?”
这话问得看似隨意,但那眼神可一点不隨意。
初来乍到,这位国企老总已经在不动声色地打探信息、衡量同屋的分量了。
“动员会下午两点,去了就知道了。”
郑仪把一件衬衣掛进衣柜,语气平稳,没接他关於省领导的话头。
他指了指桌上那本红册子。
“李总,还是先看看手册吧,纪律挺严的。”
“哈哈,对,规矩!入乡隨俗!”
李国涛爽朗地笑著,拿起手册,隨意翻了两页,眼神却还是亮闪闪的。
“规矩归规矩,咱该干嘛还得干嘛不是?以后这三个月,咱哥俩就是一个战壕的了,有啥消息,互相提点著点?”
郑仪手上动作没停,嘴角微弯,露出一个温和的、无可挑剔的、却又带著明確距离感的微笑。
“学习交流,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