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2章 一曲惊四座

第2章 一曲惊四座(1/2)

目录
好书推荐: 同时穿越:全是二创世界 斩神:河神也是概念神呀? 同穿:从特摄开始为世界献上祝福 大明:我是朱祁镇,开局土木堡 超武入侵 殉葬三年,弃女归来杀穿侯府 我在费伦当学徒 我的饭馆通北宋 霍格沃茨的阳光开朗斯内普 谁教他这么复国的

第2章 一曲惊四座

韩三平激动之后,很快冷静了下来。

即将成为中影的掌舵人,又负责主持市场框架方面的改革。

不只是在国内,他要是愿意,点名哪个好莱坞一线明星,转头好莱坞六大能把人打包给他送过来。

韩三平深知,这不是他多厉害,而是他后面站着13亿人的庞大电影市场。

他能坚持住,那么他就可以说一不二。

好莱坞巨头ceo,来到中国要先向他觐见。

如果他不能守住,不只是好莱坞,连内部也会杀过来。

光是资产重组,市场化改革,就有太多利益了。

韩三平欣赏沈善登,因为沈善登的文章确实写的不错,点出了中国电影当下的危险。

电影从业者确实普遍幼稚,一个个傻傻的把敌我矛盾,当成内部矛盾。

不谈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仅仅从市场角度,好莱坞这样的巨兽,早就对中国电影市场垂涎三尺了。

难不成,九十年代开始,港岛那边不配合,好莱坞几乎免费的送上片子让国内放映,是这些资本国家的电影公司心善吗?

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掌舵人,他经历过太多华而不实的提案。

沈善登连科班都不是,半路出家,几乎不可能有能力掌握这个项目。

韩三平心有触动之后,也只是微微点头。

见众人回应不冷不热,沈善登有一点失落,但也只有一点。

《绣春刀之日月重开》这个项目,别说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就是后世,也很难搞出来。

沈善登为的是先以这个项目,把韩三平胃口吊起来。

然后再退一大步,获得一个中影组局,让他拍电影的机会。

如果直接要求后者,就有点困难,但是先以一个亿的项目把要求抬高,再来一个千万的项目,这不就显得合理了吗?

反正中影手里的资源,给港岛导演糟蹋是糟蹋,不如培养他这个新生代导演。

对此,沈善登理直气壮。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沈善登会轻易放弃《绣春刀之日月重开》这个项目。

恰恰相反,他倾注了很多心血,如果有可能拍出来,他肯定想拍出来。

只是,很难很难。

沈善登喝了口水,观察完众人表情,压下心中思绪,介绍项目具体情况。

“电影的年代放在元末明初,是为了展现出明朝建立的磅礴气魄。”

“主要角色有三个,有汉人也有蒙古人,我并不会强调他们的民族分别,主要是经济属性。”

“元朝包税制下底层汉人和底层蒙古人是朋友,甚至蒙古人被压榨的更惨,成为特色的奴隶品种。”

“剧情主线是三个主角加入锦衣卫的前身情报机构,在改朝换代中的阶级跃升,牢牢抓住三个主角他们的成长,让观众代入他们,获得爽感。”

“在我看,当下我们的电影,没有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区别,只有说人话的电影,和不如说人话的电影。”

“我虽然想展现大气魄,但是不会强加给观众,而是聚焦于角色的成长。”

听着沈善登的讲述,韩三平翻着剧本,虽然他之前看过一遍。

剧本写的很扎实很工整,节拍器也标出来了。

确实有点意思。

而且懂得规避一些东西。

沈善登继续道:“以主角的成长,见证锦衣卫的建立,明朝的建立,见证情报机构,从暗中变成明面上的锦衣卫。”

“在我的描绘下,锦衣卫不同于传统中的特务反派,而是倾向于褒义。”

“突出他们约束经过宽松的包税制度,没有国家观念的地主士绅集团的作用。”

韩三平听到这,在本子上写了下来。

这里不太好处理,和当下的氛围有点背离。

如果中影投拍的话,要突出导演的主导作用。

不能让人误会是通过电影进行政策吹风,否则很吓人。

沈善登也点到为止,没有多谈主题。

《绣春刀之日月重开》里面,也太多和当下不同的认知了。

比如,元末明初,给人熟悉的感觉,并不是他搞映射。

不只是元末明初,连明末清初,以及清末民国等等,都有类似的感觉。

这个叙事角度,和当下历史认知大不相同。

有一种历史认知,将西方走的道路制度唯一化,拿着结论来中国历史找答案,削足适履,也即是“明末清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这其实是把资本道路特殊化唯一化了,后来教材上纠正了。

但在当下,沈善登的就事论事,也有点格格不入。

归根到底,有些人不想承认中华的文明程度、社会化程度高,现代中国的一些痕迹在古代中国也能找到。

因为这会导向,近代西方的领先才是偶然。

沈善登把主题一带而过,掠过了这个敏感点。

“我设计的第一个剧情高潮是主角三人加入情报部门,加入朱元璋的团队,个人命运改变,告别了被压榨的命运。”

“第二个高潮,是曾经被士绅看不起的小角色,融入到了时代洪流之中,在大一统中发挥作用。”

“第三个高潮是明朝建立,攻克大都,实现南北一统。”

“第四个高潮胡俗成风的北地,恢复华夏衣冠,展现出中华民族是一家的大团结。”

“然后是暗处的情报机构,走向了明处,锦衣卫正式成立。”

“隐藏的情绪点是讴歌明朝,通过恢复华夏衣冠来体现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只要做出四重高潮,片子绝对不会差!”

“这样的大片,只要一个亿成本,太值了!”

沈善登说完,再度悄然观察众人表情。

他站在会议室前头,师弟周奇峰在一旁帮助他投影。

会议室不大,但不显局促,是北影厂办公楼里一个不错的房间。

设备齐全,墙角立着一台电视,旁边是一台投影仪,还有个vcd。

当沈善登喊出一个亿制片成本,早就看过策划书的众人,也是齐齐心头一震。

“电影处女作,怎么敢的!”韩三平的秘书在心中不由吐槽。

制片部负责市场方向的领导质疑道:“这个项目听着不错,但是一亿成本有点高了,你没有成功经验。”

沈善登连忙解释:“制片成本规划书我做的很详细,按照计划执行,绝对能做好,在我看来,剧组主要是管理工作,而我学的就是管理。”

没怎么说话的韩三平有点失望。

沈善登没说错,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处于低谷。

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无极》、冯小刚《夜宴》等古装大片遭遇口碑和海外市场双重滑铁卢。

他推动大片战略,但面临危机。

急需新思路和新人才,成熟的古装大片模式,也需要找寻新的出路。

但他更希望是陈凯歌,拿出这样的项目。

可惜陈凯歌在《馒头》之后,伤了,去舔舐伤口去了。

至于沈善登,没有工作经历,这么大个项目,除非他疯了,否则肯定不可能交给沈善登。

项目,韩三平是看好的,但是需要沈善登交出来。

韩三平道:“你有没有考虑,把这个剧本拿出来,找个大导演拍?”

这不是毁了吗?

沈善登直言不讳:“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要明白我们的文化是什么,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都要有所了解。”

然后反问:“厂长,请问你用港岛导演,是真的觉得他们能拍好吗,还是我们没有人才可用呢?”

“我这样的叙事,充满民族自豪感,你觉得谁能拍出来?”

韩三平一下子沉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误惹偏执太子后,她一步登天 从二本医学生捲成外科传奇 闪婚后,沈先生每天心跳过速 疯批嫡女杀疯了,众亲还在火葬场 阿娘系窝呀,崽崽捡到仙尊爹爹啦 被拔氧气管,清冷美人杀疯七零 这只绿龙有特性! 我给闺蜜当伴娘,新郎进错房 这个明星乐于助人 创世造物不给力?召唤玩家来出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