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艺术”也分等级(34)(2/2)
“所以,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艺术品阶,很大程度上就按照大漂亮的盟友体系。”
沈善登接着又提出了一个让学员们更加困惑的问题。
“过去两年,特别是一年前,给了华语片不少的奖项,而今年,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今年的戛纳和柏林,其实都有中国电影入围,但最终都空手而归。”
“我甚至可以在这里做一个预测,即将到来的威尼斯电影节,中国电影同样不会获得奖项。”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沈善登给出了他的解释。
“为什么?因为今年是奥运年!是我们的文化大年,是向世界集中展示形象的年份。”
“在这种时候,我们会注意,他们也会注意。我们不用说了,肯定不能让一些文艺人卖主求荣。”
“而对于欧洲三大来说,他们也不会轻易给奖。因为给奖,就意味着在客观上增加了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是某些势力不愿意看到的。”
以后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沈善登这一世就弄明白了。
比如为什么某些势力,阴阳怪气“宏大叙事”。
其实互联网上一些境外力量,也是遵从这套西方艺术品阶的。
为二毛吹牛逼,也只能世界第二。
宏大叙事,身为西方评价体系最底层,不配有。
当然,在中文互联网他们管不到,所以就很疯狂哈气,应激了。
说的直白一点,西方价值体系之下,沈善登不算人,属于无人。
沈善登要做的《无人区》,有着真正深刻的内涵。
从无人,到有人。
西方最渴望,也是最想做的,就是能够重回晚清、民国。
但是他们做不到了。
其实,还有更有意思的,沈善登没说。
譬如在奥运会这样的节点,西方电影节是两头堵的。
一方面,它们必须阴阳怪气,这是它们的职能。
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又不能过于阴阳怪气,因为它们存在本身就需要中国。
而且它们还想要中国市场,如果过线了,被拉黑了,那就惨了。
也就是说,它们处于一种疯狂哈气,但是又不能过度哈气的状态。
不过,沈善登收着说的一番话,也足以让这些学员对西方电影节祛魅了。
这些人能被选中,其实就代表了倾向于沈善登的理念。
对于顽固份子,说这些是没用的,只有“班尼路牌子”“苹果牌子”这样的杀伤力最大。
摆事实讲道理,沈善登能团结大多数。
要对一小撮实现打击,需要专门的破防武器。
偶尔在内部会议上这样调戏一下欧洲三大电影节,算是沈善登工作之余的一点小乐趣。
他常想,总有人辩解说“文艺片就是那样的”,国产获奖的电影,人家也拍。
但,其实并非如此。
“艺术”也有等级之分,同样的边缘叙事,也有不同的尺度。
是不一样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