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林月如(23)(1/2)
所谓历史,真实复杂的权谋博弈,史学见解。
这些都像冰山一样,藏在了水面之下。
浮在水面之上的,是帅气逼人的嘉靖帝扮演者黄晓明,是与他对戏,气场全开同样魅力不凡的陈道明。
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小生”在银幕上飙戏!
这部戏看点就在这了。
女主反而是何晴饰演的蒋氏。
虽然为了电影看点多一些,配角有感情戏,但朱厚熜只有亲情戏,没有感情戏。
女人只会影响嘉靖拔剑的速度!
这也是沈善登不找少年演员,宁愿让黄晓明装嫩的原因。
玩归玩闹归闹,陈叔演什么都是自己,但演技弱一点,是相比唐国强、陈宝国这些最强的几个。
少年演员真接不住戏。
必须双雄,结局是黄晓明扮演的皇帝赢了,但陈道明扮演的臣子也退场得萧洒孤高,不失风度。
整部电影里,形象比较单一,甚至略显丑陋的,大概就杨慎了。
达到了这个效果,沈善登心里有底。
男的看权谋,女的看帅哥。
叙事还是传统的三幕式,起承转合格式工整,然后还有个高潮。
再配合《督公》衍生宇宙电影的名头,陆炳也露了脸,这部电影的票房,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
首映礼的热闹与喧嚣渐渐散去。
附近一家酒店。
《嘉靖》剧组举办了庆功宴。
规模不大,但氛围轻松。沈善登端着酒杯,与韩三平、陈道明、黄晓明等几位核心人物都碰杯聊了几句。
尽到了出品人和东道主的礼数,交际告一段落。
他将马有德、周奇峰、吴京,以及负责本次电影宣发的负责人,叫到了宴会厅旁边一间安静的小会议室。
电影上映在即,越是最后关头,宣发越不能松懈。
在他认知里,片子质量重要,但如何把片子精准推到目标观众眼前,同样至关重要。
“京哥。”
沈善登先笑着揶揄了吴京一句,“我看谢楠妹子今天主持得挺到位,跟你互动也蛮自然,怎么样,有进展没?”
吴京脸上顿时显出窘迫。
“沈导,这还在接触,接触阶段。”
周奇峰和马有德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嘉靖》可是督公系列电影开山之作,也是登峰影业打入贺岁档的尝试,交给资历颇浅的谢楠主持,少不了撮合的意思。
沈善登哈哈一笑,不再打趣他,转而看向周奇峰。
“奇峰,你先说说,之前几轮试映,加上今晚首映,收集到的反馈怎么样?”
周奇峰翻开随身带着的笔记本,条理清晰汇报起来。
“整体反馈非常积极。”
“最受观众期待和好评的,毫无疑问是陈道明老师,与黄晓明之间的对手戏,张力十足,观众看得非常过瘾。”
“另外,一个比较集中的点是,杨慎这个角色,普遍反映比较讨厌,被认为是坑爹的蠢反派。”
沈善登听了,非但没皱眉,反而点了点头。
“包贝尔这次演得不错,我坐在下面看,看他那张狂冲动劲儿,都想上去给他两下子。”
只有用错的演员,没有不好的演员。
杨慎这个角色,当初选角时找了光线的包贝尔。
确实把那种出身名门,眼高于顶却又缺乏政治智慧,关键时刻只会蛮干坑爹的官二代形象给演活了。
在这部电影里,如果说黄晓明和陈道明负责“帅”和“魅力”。
那包贝尔的杨慎,就几乎是承包了所有的负面情绪出口。
历史上的杨慎自然不是这般模样。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状元,写出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的千古名篇。
但电影终究是电影。
需要有取舍,有艺术加工。
一部商业电影,深度可以埋在剧情脉络和人物动机里,但不能直接摆在明面上。
杨慎这个角色,就是沈善登刻意设置的一个情绪引导点。
引导观众去讨厌他,从而更深刻同情被迫成长的嘉靖,甚至对手段强硬的杨廷和,也生出几分“被猪队友坑了”的感觉。
尤其是杨慎串联官员,带头撞击左顺门那段戏。
将他的愚蠢和冲动放大到极致,反过来衬托出他父亲杨廷和的老谋深算,与那份从容下的无奈。
也更显得嘉靖皇帝下令廷杖时,狠辣与果决是形势所迫。
周奇峰继续汇报:“另外,因为前有《督公》的成功,部分观众对我们这部《嘉靖》的文戏偏多,动作场面相对较少,表示不过瘾。”
对此,沈善登也没什么好办法。
“《嘉靖》的定位就是这样,动作戏只是支线点缀,不可能像《督公》那样酣畅淋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