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这个吴京就是正啊!(13)(1/2)
有关话题不断延烧。
公殖的积极性非常高,为了彻底将吴京打成“思想落后”的典型。
有人挖出了地震时,吴京默默前往灾区,与官兵、志愿者一同搬运物资,搭建帐篷的旧闻和照片。
在这群人的笔下,这种身体力行的善举变成了别有用心。
易中田在其专栏中疯狂哈气。
“救灾本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和天职,纳税人的钱就是用于此。”
“某些艺人前往灾区,究竟是真心帮忙,还是作秀搏名声?”
“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表演,恰恰掩盖了体制应尽的责任,模糊了问题的焦点,是一种本末倒置。”
“真正的进步是督促制度完善,而非歌颂个别人的‘善心’。”
其他跟进者也纷纷附和。
将吴京的救灾行为贬低为“帮倒忙”、“添乱”,甚至上升到“阻碍公民社会理性发展”的高度。
一时间。
在由公殖们把持的话语阵地上,吴京成了一个思想迂腐、行为作秀的“反面教材”。
然而。
随着议题扩大,广大普通网友,和观众的加入。
事情发生了变化。
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破亿的电影,本身少之又少,《嘉靖》的话题度很高。
这也就导致了,本来是公殖圈的自嗨,直接破圈了。
与公殖们预想中“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场景,不能说截然不同,也是完全相反。
破圈之后,当场给了公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公殖们精心策划的抹黑,在更广阔的民众土壤中,不仅没有生根发芽,反而催生了对吴京更强烈的支持和好感。
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块,电影论坛,以及视频平台上,支持吴京的声音形成了压倒性的浪潮。
“这些媒体是不是脑子有坑?吴京说的哪句话错了?古代就是皇帝制度啊,人家客观说一句在当时条件下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怎么就成了鼓吹皇权了?”
“断章取义也太明显了吧!我看了采访全文,吴京明明说的是要客观看待,不能一味贬低,到了他们嘴里就变味了。”
“哈哈哈,我看这些公殖才是真正的‘皇帝不急太监急’,人家吴京拍了个赚钱的电影,说了几句大实话,就戳到他们肺管子了?”
“关于救灾那个更是搞笑!合着按他们的逻辑,普通人就不能去救灾了?去了就是作秀?就是模糊焦点?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吴京去灾区搬物资是实实在在干了活的,比某些只会坐在办公室的‘良心’强一万倍!”
“我发现一个规律:凡是公殖们拼命骂的,一定是好东西!凡是他们吹捧的,咱就得警惕。这次他们这么骂吴京,反而让我觉得吴京这人能处,说话实在,不装!”
“支持京哥!《嘉靖》好看!就喜欢这种不跪舔的调调!”
舆论的反转,让《嘉靖》的热度不降反升。
直观的表现在了票房上。
《非诚勿扰》也已经全国上映。
剧组全国跑路演。
沈善登带起的路演宣传模式,友商也在跟进,卷得飞起。
首日和次日都不错,但王忠磊开心不起来。
《嘉靖》总票房在上面压着,走势也很吓人。
高强度的宣传,也让冯晓刚有些疲惫,骂骂咧咧道:“沈善登了多少钱,操了蛋了,这么吹!”
吴京火了,爆火!
《嘉靖》票房开始逆跌,简直是逆天!
王忠磊道:“那帮公殖份子应该是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